男孩先天没耳朵取肋软骨“雕”出新耳

19.01.2016  15:04

  本报讯(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王丽娜)从出生起就没有双耳,沈阳7岁的男孩乐乐(化名)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

  昨日,医生通过3D打印技术,取出乐乐肋部软骨“雕刻”出了一个新耳朵,乐乐以后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开始有声音的新生活。

  先天没耳朵导致没法戴助听器

  昨日,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病房内,做完手术的乐乐正躺在病床上休息。

  乐乐妈妈介绍,他们一家来自沈阳苏家屯,因为孩子一出生就没有双耳,家里人以为孩子长大些耳朵会出现变化,至少可以听到声音,但直到乐乐三、四个月大时,仍听不到任何声音。

  乐乐长到两岁左右的时候,在医院做了内耳手术,手术后刚开始能听到一部分声音。但要达到正常人的听力,就必须要佩戴助听器。

  “当时医生告诉我们,有一种可以独立放在耳内的助听器,但是需要三十多万,太贵了,我们做不起。”乐乐妈妈说,还有一种挂在耳朵上的便宜助听器,但孩子又没有耳朵,根本戴不上。

  医生建议,等孩子再长大一些,肋软骨的骨量足够做成一个耳朵时,再到医院完成外耳再造手术,造个新耳朵。

  沈阳军区总医院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梁久龙介绍,乐乐刚到医院时,经过检查发现,因为一直听不到声音,也得不到相应的语言训练,孩子的心智发育、平衡感等都受到了一定影响,不爱说话,总喜欢看着人的嘴。

  医生建议:别等造耳后学语言

  梁久龙说,因为乐乐年龄只有7岁,又听不到声音,无法像正常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样配合治疗,喜欢乱动。而且动作比较像3岁左右的儿童,坐、立时平衡感也弱一些,总像要摔跤的样子。

  经过详细检查后,为了让孩子获得新耳朵,重新听清声音,医生采取3D打印技术,打印出了乐乐的肋软骨模型和耳朵模型。

  手术中,医生取出了乐乐自己的肋软骨,再“雕刻”成耳朵的样子,移植到孩子头部,使他拥有了一个看上去可以挂助听器、戴眼镜、戴口罩的新外耳。

  医生表示,等孩子再长大一些,肋软骨进一步发育,还可以做另外一只新耳朵。到时候孩子的外表就和正常人一样了。

  医生建议,像乐乐这样先天听力不好的儿童,家长以为孩子长大了可以造耳朵,之后再学习语言也可以,这是不正确的,家长要注意让这类孩子从小接受相应的声音刺激和言语训练,这样可以促进孩子正常的心智发育。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