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镁都”大石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06.08.2018  08:24

  孟宪民向记者展示三华集团生产的转炉镁碳砖。

  技术人员在常温耐压室内进行检测工作。

   展现

  辽宁振兴发展

  生动实践

  奋斗故事

  金字品牌

  挖掘

  辽宁振兴发展

  底气所在

  实力之基

  行动抓手

  “依镁而立,因镁而兴。”辽宁营口大石桥是一个菱镁矿丰富的资源型城市,镁产业发展至今已有百年。

  2002年,科技部批准在大石桥建立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2014年,营口大石桥高端镁产品产业基地(有色金属(镁)·辽宁营口大石桥)被工信部评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被国内外誉为“中国镁都”。

  企业的发展,代表了大石桥涉镁产业的发展。目前,营口大石桥涉镁生产企业482家,其中规上企业108家,从业人员7万余人,固定资产总值近320亿元。

  凭借资源优势和规模效应,镁质材料产业已成为大石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全国和世界钢铁、建材等高温窑炉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两万元起家靠拼劲儿走进国际市场

  1996年冬天,大石桥和平村的两个青年张志东和孟宪民走到了一起。

  那年,张志东29岁,在村办企业担任车间主任,拿着500元的月薪;孟宪民25岁,刚刚大学毕业,正在找工作。

  当时,村里找到张志东,希望他能牵头组建一家企业,“搞出一些动静”。同时,孟宪民也决定跟着张志东一起干:“张志东在年轻人当中非常有威信,我觉得跟着他干没问题,以后肯定行。

  于是,“大石桥和平矿产材料厂”就这样成立了。包括张志东和孟宪民在内的8个人,两万块钱启动资金、一间800平方米的库房和两个“老窑儿”,就是办厂的全部。

  “对买来的矿石进行粗加工,然后卖出去。”两人回忆,因为人少,他们在寻找客户、谈项目之余,工人干的活儿,他俩都得干。“有时候资金周转不开,张志东还得靠个人魅力去佘账。

  靠着拼劲儿和良好的口碑,这个年轻企业站稳了脚跟,并在两年后迎来了50万美元的外商注资,成立了“营口和平三华矿产有限公司”。

  2007年,张志东做了一件大胆的事。他以700万元将企业买断,转制为民营,并开始招揽人才,向外国企业学习技术,一边生产一边研发自己的耐火材料。

  如今,“三华”有6家分公司、9个分厂,生产70多种耐火产品,其中70%的产品出口销售到全球30余个国家。

  在大石桥,走进国际市场的涉镁企业并不只“三华”一家。截至目前,大石桥已经有3家涉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7家涉镁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市场科技板挂牌展示,企业规模和行业整体竞争能力仍在不断提高。

   从“卖资源”到“卖技术”掌握行业话语权

  粗加工、高耗能、资源利用率低……大石桥的镁产业曾经有着“大而不强”的问题。那段时间,大家都在研究如何从“卖资源”转变到“卖技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为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三华”采取技术创新战略,建设了耐火材料技术研究院,引进常温耐压、高温蠕变、荷重软化温度、高温抗折、热震稳定等检测设备;在化学实验室配置了世界最先进的光谱分析仪及全部化学检测所需的光电分析天平等设备。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传统镁质耐火材料领域,大石桥的镁制品生产线及超高温隧道窑数量居全国第一位;高品级电熔镁砂、烧成砖、不烧砖和功能性耐材制品等定型产品年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大石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其中涉镁企业10家;建立镁质材料企业科研机构31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在已开发的产品中,有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5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新产品奖和专利奖69项,其中国际领先19项、国内领先39项。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14家高校院所建立全面科技合作关系,252家镁质材料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及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技术协作关系。

   谋求绿色发展敢于“壮士断腕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近年来,为贯彻中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大石桥涉镁产业发展陷入了“瓶颈”阶段。

  为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大石桥涉镁产业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响应国家号召,进行环保整治。2010年,“三华”成为全国第一家舍弃重油技术,改用天然气技术修建隧道窑炉的耐火材料企业。

  “重油技术是传统技术,比较保守,但是可靠;天然气技术要比重油技术环保很多,但那时候还没有企业用过,做这种尝试风险会比较大。”为了采用环保的天然气技术,“三华”在承担风险之余,还承受了50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那时候依靠重油技术的隧道窑已经基本建成,但是为了改用天然气,我们决定拆了重建。

  作为环保整治示范企业,“三华”还对所有厂区地面实施了硬化,并实现了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接下来的几年里,“重油”技术的淘汰改造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截至目前,大石桥已完成油改气高温隧道及梭式窑30条,剩余隧道窑改造工程还正在实施。

  近几年,大石桥加强环保执法力度,陆续拆掉了排放不达标的129座(台)落后窑炉,关闭了963座漏窑,对320台雷蒙及镁砂粉碎系统污染设施进行了专项整治。全部482家镁质材料生产企业中有130家被关停,淘汰过剩产能90万吨。

   建立综合服务体系打造镁资源交易中心

  如何让产业继续壮大?大石桥“中国镁都”的发展又在哪里?大石桥正在寻求从传统的耐材领域向镁化工、镁建材等领域发展,打造世界级镁质材料产业精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科技创新基地、产业服务聚集地。

  下一步,大石桥将推进镁资源交易中心建设,采取兼并、收购、重组等办法整合矿产资源,组建大型矿山企业集团。

  通过镁行业企业联合,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上市融资等形式,推动制品企业和原料企业重组,提高行业集约化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形成以“交易服务为核心,信息服务为基础,物流服务为保障,金融服务为延伸”的四位一体交易综合服务体系。

  “从粗制加工原料到现在的生产终端耐火产品,接下来,我们将为全球的钢铁企业提供全套服务。”孟宪民说,“现在钢铁企业只要提供所需的炼钢炉图纸和数据,我们就能像装修公司一样提供全套的耐火产品和建设施工,并提供售后服务。

   记者手记

  寻找适应世界工业发展的新思路

  从卖资源到卖技术,再从卖技术到卖服务。已有百年历史的“中国镁都”大石桥正在寻找适应世界工业发展的新思路。然而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制约,一度导致当地镁产业发展陷入“瓶颈”。

  孟宪民回忆,在90年代,即便是距离生产车间较远的办公室,只要半天的时间,办公桌就能落上1厘米厚的粉尘。而如今,“三华”的生产车间地面都能做到一尘不染。

  近年来,大石桥一直在不断推动行业整治,对企业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篡改监测数据以及堆场未达到扬尘整治标准要求的各类违法行为实施上限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严肃处理,铁腕治污行动取得实效。

  菱镁矿石属于市场供大于求的产品,要想长远发展,“总量控制、存量升级、增量调结构”是应对新思路。这就需要对菱镁矿山进行整合,调控开采总量,统一矿产品价格,严格按照生产规模开采,严厉打击违法采矿行为。

  未来,大石桥将不断做优做强镁质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逐步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推动行业向“创新、高效、绿色、循环”方向发展。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吕洋 本版图片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查金辉 摄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吕洋 查金辉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
前四月大连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4月,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