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小胡同儿” 民间故事多

11.08.2015  07:40

  图为位于沈河区皇城内的官局子胡同。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李浩摄

  正值暑期之末,不少外地游客选择来沈阳游玩。除了各处的好山好水好风光,我大沈阳有文化有韵味的地方也值得去逛一逛。今天,记者就带您去沈阳皇城里的小胡同去走一走看一看,听听那里的新鲜事儿。

  在沈阳,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皇城的胡同:翰墨轩巷、头条胡同、官局子胡同、孙祖庙胡同、纸行胡同……光看名字,就知道这些胡同充满着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

  近两年,沈河区下大气实施了皇城综合改造,这其中就有胡同的改造。目前,已经改造成型的胡同共有3条:头条胡同、孙祖庙胡同、官局子胡同。

  头条胡同

  又叫二百胡同,因为坐落在沈阳市第二百货商店东侧而得名。那您可知道二百大楼为啥缺一角不?

  此处是原来中街同益成洋货店的旧址,该店由河北桑氏两兄弟合作经营。民国初年,财大气粗的吉顺丝房要原址重建,不惜重金欲买下同益成这块地皮,可人家桑氏兄弟贵贱不卖,因为之前曾有高人为兄弟二人卜了一卦:“大树底下好乘凉”,于是就留下了中街上最别扭的一角。以后,桑氏兄弟还真借势发了财。现在,头条胡同上最著名的可不是这个角了,而是胡同里的壹佳烤猪蹄和爱工尚南京老鸭粉丝店总店等特味小吃店。不管到没到饭口,两家店前总是排满了长队。

  孙祖庙胡同

  又名皮行巷,长约100多米,荟华楼的正对面即是。胡同形成于清初,1975年之后差不多就是现在的样子了。清代这里叫孙祖庙胡同,是因为胡同南端原来的孙祖庙而得名。孙,即孙膑,是皮业的祖师,胡皮行业者在此设庙,祭拜祖师。在清代,孙祖庙胡同是盛京城皮业原料和制品的集散地。“一德同心四平所共,百商结邻中街乃和。”这改造后的孙祖庙胡同口的一副对子,很有气势。

  走进胡同,蛮有味道的是墙上的灰色砖墙及黑色的凸版墙画。话说在民国时期,这条胡同是自行车存车处。要知道,那时的一辆自行车可相当于现在的一辆汽车,“一个竹牌分两半。存车后,你一半来我一半,要想取车对暗号”,想想都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这条胡同属新鲜出炉的,商户和业态尚在培养期,胡同内的小吃没有头条胡同和官局子那么火。不过,像小猫爸爸、纺织大全布店等门脸,看着就像是那么回事的,可以走走看看。

  官局子胡同

  形成于清代,民国时期发展成为著名的小吃一条街。老边饺子、马家烧麦、李连贵熏肉大饼等老字号都曾在此经营。改造完成的官局子胡同如今的招牌是胡同入口处一位贩卖糖葫芦串的老者,原来中街地区著名的“千德麻辣烫”也已迁至胡同内。此外,胡同里的各色小吃也让人垂涎,很有当年的味道呢。

  现在到皇城的外地游客,不仅仅流连于故宫、帅府和百年中街,他们更愿意钻皇城里的小胡同,摸摸古老砖墙、看看遗址符号,探寻深藏其中的故事。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张晶特约记者刘蓉/文 李浩/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