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区以实干担当夯实强区战略

28.07.2016  15:38

  破解基础差底子薄,大刀阔斧调结构,经济实力显著增加;在支柱产业缺失的困境中厘清方向,在全市创新发展中找准功能定位,发力智慧产业先导区,破冰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把留不住消费的“睡眠区”,蜕变成特色商业街遍地开花、文化旅游渐成风尚的人气宝地;直面百姓最关心、最切身的民生诉求,完成史上最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全市率先消灭连片棚户区,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五年来,皇姑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抓实干,回应百姓期许。全区上下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将广场上朴实矗立的“干”字碑,刻于心,笃于行,开创了发展新局面。

   四轮驱动锁定全新功能定位

  对于不知道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首先要解答的问题就是,优势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深入研判区情,求索科学发展之道,皇姑区确立了“服务业立区、现代服务业兴区、金融产业富区、文化金融产业强区”的四轮驱动战略,找准自身的功能定位,引领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健康发展。

  全市率先发力智慧产业先导区。皇姑区一次性签约7个智慧城市建设企业,中国装备制造工业设计中心盛装开业,致力于前端“互联网+”的沈阳电子商务产业园蓬勃发展……将智慧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打通了建设智慧产业先导区的脉络,“智慧皇姑”逐步从规划走向现实。

  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平台锋芒初现。刚刚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落户沈阳市皇姑区研讨会上,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探索建设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政策指导下,其相关下属单位与皇姑区签署了相关意见,支持皇姑区创建首个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藉此重要一步,皇姑区不仅在产业前沿占领先机,更将在沈阳加快建设东北金融中心、完善金融产业体系、提升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产品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南升北起提纯区域含金量

  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需要空间和张力。在有限的空间内,不断释放潜力,皇姑区做优发展空间,规划“南升北起”,即老城抓提升、新区快发展。此策一出,迅速集聚人气、升值地气、挖掘财气。著名房企纷至沓来,重金抢滩皇姑,区域土地升值加快,地方财政快速增长。截至目前,仅首府新区实现土地出让总面积就达83万平方米,成为沈阳北部新隆起带。

  空间与产业的合理摆布,产业与区情的深度融合,作为居住氛围浓郁的宜居城区,近年来,皇姑区重点发展了多条特色街区。塔湾盛京鲤鱼门、彩虹夜经济概念街、东北簋街、星吧街、嘉陵江运动特色休闲街、明廉商业街、北塔U街……食客游客慕名而来,不断刷新日均客流量纪录,不仅拉动了消费升级,更提升了区域的宜居度和含金量。

   创新改革当好百姓服务员

  全面落实“四个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皇姑区在“规定动作”中,又有创新思路,以“小切口”改革,产生大效能的提升,在产业结构调整、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简化审批流程,疏通办事梗阻,实现行政审批、房产交易、劳动就业“三厅合一”;创新“三证合一”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证章同步”。

  当好百姓服务员,成立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有事就打96185,百姓闹心事儿随时有人听,身边事儿马上有人管;

  用好体制调出好结构,整合街道办事处,逐步形成十大功能区;在全市率先将法制办纳入政府组成部门;组建大数据局,合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16个专业招商局,按照政府职能实施企业化管理,活力大增。

   五年百亿实实在在惠民生

  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惠及民生。五年来,皇姑累计投入百亿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去年,44个小区、897栋居民楼穿上“棉衣”,超过14万户居民受益;明廉151巷、二三厂地块、天香楼地块、新新巷、天山路南地块等一个个棚户区在皇姑地图上消失,1.9万户居民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建设新道路、打通断头路,坑洼泥泞的道路成为过去式;为百姓营造休憩之所,相继启动英雄公园、槐园、724休闲健身长廊、体育公园、皇太极公园等大批公园广场建设,完成舍利塔公园、北塔公园、碧塘公园、克俭公园等提升改造;利用闲置土地新建9处临时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500个,有效缓解停车难。

  送便利、送服务,把40多家融合多项民生服务的“024便利店”,开到百姓身边;新建区文化艺术中心、12个民间艺术馆、气膜足球馆、5处艺术惠民基地,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

  努力还百姓更多蓝天,累计完成52台燃煤锅炉改造,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指标,成为省级生态城区。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站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皇姑区坚定初心,用铁一般的担当,与全区人民共襄美好未来。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叶青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