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区六届政协千位委员历时28年“抢救历史”

28.12.2015  09:42

  题记

  这些属于皇姑、属于沈阳的人、事和历史,如果我们再不去“抢救”,就真的会消失不见了。

  历时28载,总计263万字,前后六届政协、近千位委员参与,接受采访及提供资料的社会各界人士达6000余人,抢救出一则又一则即将消亡的“口述历史”……

  沈阳“两会”召开在即,皇姑区政协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套三卷册的《皇姑文史资料》献礼“两会”。它不仅填补了皇姑区历史文化的空白,在全国各地政协文史编纂领域里,都是一个首创。

  正因其独特的意义,日前这套大部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被全国政协文史馆、省市文史馆郑重地收入馆藏。

  据悉,这部凝聚几代政协人心血修成的文史资料,分为《人民政协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老照片专辑》《老新闻专辑》《历史文化专辑》等25辑。从“小白楼”“小红楼”到北陵赛马场、北陵机场,从“面人汤”到“戏法李”,从“皇姑雪糕”到著名的“王大勺”,从街办企业“黄河皮鞋厂”到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黄河木制品加工厂”,从山水地名到街路门牌……涉及皇姑区历史沿革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这些属于皇姑、属于沈阳的人、事和历史,如果我们再不去‘抢救’,就真的会消失不见了。”负责整理编纂工作的皇姑区政协副秘书长、文史委员会主任刘柏骧感慨地说。正是因为坚持发掘“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使得这套《皇姑文史资料》展现出不同于一般史书和档案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

  在这套厚重的文史资料背后,有年逾七旬的政协委员酷暑里“一把小扇,一骑单车,一顶草帽,一瓶矿泉水”,行走大街小巷,抢救整理珍贵的“口述历史”;有知名的画家委员舍名淡利,耗费精力用来考证、研究皇姑史料;有担任机关和企业等领导职务者在白天繁忙工作之余,利用夜晚休息时间深耕梳理……没有工资,没有经费,单凭政协文史人“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精神担当,完成了一次文史资料工作方式的创新实践。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立足历史和当下,是为了助力发展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皇姑区拿出了一份最好的献礼。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叶青、王若若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