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区发力“五型城区”建设“美丽皇姑”

21.01.2018  09:31

  

  迈进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在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皇姑区谋篇布局新定位,划定新方向——

  建设科教基础雄厚、知识人才密集、智慧功能完善、文化品位提升、创新动力强劲的“‘五型’城区,美丽皇姑”。

  蓝图已绘,唯实干以兴邦。在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高品质公共服务中心的奋斗目标中持续发力,凝聚皇姑智慧,贡献皇姑力量,重塑皇姑骄傲。

砥砺奋进的五年

   看皇姑蝶变

  综合实力

  迈上新台阶

  破解基础差底子薄,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五年来,皇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06%,税收收入年均增长2.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3%。社会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5个,已累计完成投资637.7亿元。中粮广场、中海广场、沈阳天地、利星行广场一期等23个项目竣工交付。特别是在外部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环境下,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始终保持全市领先地位。

  产业调整

  凸显新成效

  深度研判区情,积极调整产业方向。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金融机构达到339家,增长90.4%;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在全市领先;科技文化产业加速布局,32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产值收入395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0亿元,连续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东北簋街、鲤鱼门等10条商业特色街,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

  城市品质

  实现新提升

  累计投入5.9亿元,新开通市政道路15条,改造道路101条,完成109个亮化工程。整体提升改造集文化、旅游、商业服务为一体的舍利塔公园,改造北塔、碧塘、克俭3座公园。新增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2平方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5倍。完成22个“三网改造”配套改造工程。对43台大吨位燃煤锅炉实施脱硫除尘设施改造或拆除联网改造,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509台,拆除数量位居全市首位,还百姓更多蓝天。

  民生福祉

  有了新改善

  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回应百姓最关切,累计投入22.6亿元,完成63件民生实事。全面实施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工程,惠及居民1.9万户;建设145万平方米的34个回迁房项目,涉及居民8610户;对老旧小区实施“暖房工程”,改造楼房1060栋,惠及居民15万户;完成115个点位的老旧住宅区改造工程,惠及居民7万户。

  营商环境

  打造新模式

  严格按照全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对标,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推动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压缩二手房交易时限,整合国地税、工商资源设立“进一家门办三家事”的企业服务中心、国地税基层所联合办公等7项举措被纳入全市可推广可复制营商经验,贡献了宝贵的“皇姑模式”。

  教育医疗

  获得新成果

  让更多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组建7个一体化式教育集团,5个共同体式教育集团;完成23所中小学的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让更多百姓家门口享健康保障,健全“医联体”诊疗体系,与3所三级甲等医院签订9家医联体合作协议,成功创建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让更多居民出门就有活动空间,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181万平方米,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谋转型促振兴追求高质量发展

  全力开创建设“五型城区”新局面

  过去的一年,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皇姑区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同时,皇姑区也在深入审视着自身:经济规模偏小,区域发展规划不细,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动力、新业态发展还处在培育成长阶段,城市建设品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行政服务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皇姑区的优势同样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交通地理区位绝佳,科教文化资源丰富,人才科技创新活跃……如何放大皇姑优势,补齐短板?如何破解瓶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如何在沈阳振兴发展的进程中,找准功能定位,肩负使命?

  瞄准瓶颈所限、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皇姑区找准新方位、谋划新举措、推动新发展、勠力新奋斗,提出了建设科教型、知识型、智慧型、文化型、创新型“五型”城区融合发展的新目标,出台《关于加快“五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未来发展勾画了美好的前景,指明了奋斗的路径。

   强优势补短板发力三大特色产业

  科技文化+军民融合+中高端医养健康

  按照沈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皇姑区坚持放大优势、补齐短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转型创新,确定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科技文化产业、军民融合产业、中高端医养健康产业,打造千亿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

  围绕新的战略目标,培育发展新动能,去年以来,皇姑区重要产业项目不断落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大主导产业聚集效应日趋显现。

   军民融合产业全市领先 紧盯国家战略,皇姑区抢抓先机、创新突破,成功规划以军民融合产业为主线的“一线两片区”都市工业产业空间,军民融合产业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军民融合产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总产值同比增长13.4%;成立全省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联盟”,目前入盟成员已达136家。君威军民融合智慧产业园、航空技术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园区投入运行。

   科技文化产业加速布局 继沈阳电商产业园一期满园运营后,中信泰富双创街区“L街”又开拓31.2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在其中规划军民融合大厦、沈阳电商产业园二期和金融大厦,吸引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入驻,成为皇姑区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28家企业分别进入市科技小巨人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32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实现产值收入395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60亿元,93家企业入驻电商产业园、中国装备制造工业设计中心、沈阳名仕中小企业双创基地。

   中高端医养健康项目不断落地 整合区内333家医疗资源,全力发展环北陵中高端医养健康产业区,一系列医养健康规划和项目正在落地实施中。与辽宁中医药大学进行战略合作,打造传统中医药技术产品创新示范基地;中信医疗健康产业园完成规划设计方案;万科怡园高端医养健康产业园已签约落地;洽谈推进日本葵本株式会社养老介护培训项目;计划打造利星行医疗智慧产业园,建设成为东北医疗器材的集散中心,集合高科技医疗设备、器材检测及售后服务。

大干实干2018

  “马上办”“钉钉子

  31项具体任务“板上钉钉

  1月5日,皇姑区召开2018年大干实干之年誓师动员大会,对目前全区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凝聚共识,将全年工作细化为8个方面重点任务、31项具体工作。坚持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撸起袖子干、甩开膀子干、脚踏实地干、齐心协力干,全力推进发展。

  项目

  狠抓“项目为王

  首府新区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实现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突破;以商业楼宇和闲置地块为载体,推进老城区产业升级。积极引进引领性强、牵动性大、综合效益好的特色产业项目,推动产业提效、城市提质、民生提档。

  加强项目服务

  围绕主导产业项目建设,严格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创造最优的产业发展生态。按照“审批围绕项目转”的总体要求,强化主动服务、改革创新、效能提升意识,实现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产业

  现代服务业

  聚焦环省府、北站北、长江街以及中信泰富L街区,全力推进北京华联东北区域总部、新华保险、浙商银行等总部项目落地。重点推进中信、华润、中粮、凤凰商务中心等楼宇经济项目。扶持辽宁中合农产品交易平台、峰云网旅行平台等行业集聚平台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军民融合产业

  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新示范核心区,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做实“五园一中心”,力争扶持中小微企业承接军民融合项目30个,联盟成员单位达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新增2户军民融合企业,实现规上企业军民融合总产值增长10%以上。

  科技文化产业

  加快建设中信泰富L街区项目,力争入驻50家企业。加大“沈阳名仕中小企业双创基地”扶植力度,力争入驻科技类企业达到40家。密切跟踪辽大科技园双创基地建设,争取申报成为省级孵化器。推进“文化+产业”融合,把非遗文化集聚转化为产业优势。

  中高端医养健康产业

  支持社会资本与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医疗康复中心、辽宁省中医研究院等开展合作。复制万科怡园高端医养健康示范项目经验,培养扶持养老金融、养老科技、养老器械等产业。

  政策

  依据沈阳市17个政策性和制度性文件,制定、完善和落实好皇姑区《振兴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逐一研究做实做细金融业、军民融合等主导产业扶持政策,打出推动皇姑发展的“组合拳”。

  人才

  开展“三引三回

  结合项目建设,开展“三引三回”活动,落实《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皇姑区落实财税、户籍、居住、教育、配套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在场地落实、创业融资、资金资助、服务生活保障等方面形成集聚人才的政策,全力吸引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落户皇姑。

  营商

  环境

  改善政务服务

  2018年5月1日建成皇姑新政务服务中心,推行承诺制审批、容缺审批等新模式,“多规合一”平台审批再提速50%。简化行政审批服务,完善“互联网+政务”,实施网上审批。

  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对突出问题整治,重点围绕中介服务、收费养人、奇葩证明、物权流转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落实“降成本”举措和产业扶持政策,对新业态、新模式更加宽容、更加包容,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民生

  实现城市品质提升

  全面拆除违章建筑,实施背街小巷脏乱差、露天烧烤、环境卫生整体提升等专项治理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抗霾攻坚行动。实现20条精品街路、13座桥梁“五位一体”巡回作业。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区级数字化城管平台的智慧化升级改造,实行城市管理民生诉求网格化管理。

  抓好民生实事

  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完成全年改造任务。加大回迁安置房建设力度,确保回迁居民按计划回迁安置。新增停车泊位2500个。完成10个小区改造。促进7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紧密型医联体运营模式。新建2个日间照料站和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皇姑区委宣传部策划

  撰稿:叶青

  摄影:张文魁

  制图:宏坤 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