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打造“海陆空”三大精品旅游线路

12.08.2016  03:06

  “十二五”期间,盘锦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旅游产业接待人数增长144%,旅游收入增长262%,旅游业已成为区域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旅游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旅游产业贡献不断凸显。这组数据表明,盘锦市的旅游产业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历经多年的精心培育和持续发展,以红海滩、绿苇荡为核心代表的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盘锦和世界对话的成功密码。盘锦的旅游特色旗帜鲜明地亮起来了——红海滩、芦苇荡、湿地在辽宁乃至全国有了独具特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全市形成推进旅游业发展的高度共识,更使盘锦旅游在辽宁乃至全国有了一席之地。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向“十三五”,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城市的盘锦,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上如何发力?盘锦市给出的答案是:强化精品意识,叫响盘锦旅游品牌;强化开放意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知不足,方有动力。毋庸讳言,目前在盘锦旅游产业中,仍然存在着产品开发不均衡、淡旺季节不均衡、市场需求不均衡等旅游产品体系不均衡的问题。同时旅游产业链条短,各景区(点)联系不紧密,游览线路短,使“一日游”多、“过夜游”少,观光游多、度假游少。加之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环节与旅游市场需求脱节,使游客在盘锦驻留时间短,旅游产业拉动作用尚待提升。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旅游产品设计缺乏文化内涵和城市底蕴。一些历史文化资源分散在各类“史志”中,民俗文化资源散落在民间,已开发的旅游产品缺乏地域文化厚度,发掘深度不够。存在旅游交通体系、旅游服务中心、旅游住宿设施、旅游商品开发营销滞后等配套服务亟待提升的一系列产业瓶颈。

  在盘锦市已经出台的“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盘锦市提出到2020年,游客接待量力争实现年接待300万人,增幅13%,达到日均接待游客1万人的目标;来盘锦人均消费由2015年的500元提升到2020年的1000元,使旅游总收入达到每年30亿元;全市直接旅游从业人员由2015年的3万人,发展到2020年的4.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由2015年的10万人,发展到2020年的17.6万人。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市场营销、健全全域智慧旅游与促进投融资机制创新实现支撑。在此期间,坚持走精品路线,形成以生态为特色、红海滩为吸引力、服务为保障、游客为核心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红海滩是盘锦市乃至辽宁省最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将这一核心点无限放大,精心打造“红海滩+”旅游产品体系,对于推进盘锦全域旅游线路整合提升,补齐短板,强化住宿、餐饮、购物等设施建设,实现主题化、特色化、多样化,切实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休闲度假需求,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值得期待的是,目前盘锦市正以红海滩为核心,重点打造“海上游”“空中游”“自驾游”等“海陆空”三大精品旅游线路,拓展四季主题旅游等特色产品,切实推进“盘锦深度游”旅游产品建设。

  在“海上游”方面,盘锦市正在辽东湾金帛滩、红海滩廊道和辽河口旅游区建设游船专用码头,结合游艇旅游新业态,打造红海滩廊道—蛤蜊岗—金帛滩—辽河口的环渤海湾“海上游”第一品牌。在“空中游”方面,盘锦市通过打造低空旅游产业基地,加大低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引进滑翔伞、动力伞、直升机、热气球等低空旅游项目,开辟辽东湾—红海滩—辽河口的低空游览航线。眼下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直升机观光项目、西湖风景度假区热气球观光项目为“空中游”拉开发展序幕。在“自驾游”方面,盘锦市应对“自驾游”成为客源市场绝对主力这一变化,充分发挥区域交通环境优异、主要景区通达性好的优势,强化旅游交通引导、信息资讯发布、汽修后勤保障等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全力开拓“自驾游”市场,将盘锦打造成为东北地区“自驾游”首选目的地。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