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省政协委员继续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29.01.2015  14:57

本报讯 记者黄琳 刘佳报道 1月28日,参加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委员继续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辽宁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辽宁省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人事选举有关事项草案、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和其他决议草案。

      在各小组讨论会场,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进行讨论,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

      新常态下,如何发展新兴产业成为本次省政协全会的热点议题。目前辽宁面临着传统产业亟待升级、新兴产业优势尚未形成的局面。陈继壮委员认为,要把传统产业中优势和高端的制造业等继续做大做强,同时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政府应积极搭建平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新型产业投资基金,以推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就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王冬梅委员认为,应构建并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组织体系,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主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新型城镇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等资金需求,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应规范并发展多种形式的以服务农村和城镇经济为主的小微金融机构,支持村镇银行、县域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机构的设立。要从制度上激活民间资金,放宽民间资金进入领域,形成民营经济和民间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

民生话题依然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苗魁委员认为,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省应成立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领导机构,并下设办公室,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通过严格、规范、统一、有序的管理和监督,切实做好农产品市场准入监管工作。同时,在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市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就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唐可心委员认为,应加快推进“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制定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做实、做大、做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减免社区医疗服务站门槛费,培养全科医师,全权负责社区居民所有医疗预防和保健等工作,并为社区居民和患者建立永久性健康档案,使省市各医疗机构共享医疗信息资源,实现从社区到大医院“一卡通”。尽快建立“医联体”,实现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双向转诊,疑难重症患者从社区转诊到大医院,在大医院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可以转到“医联体”内社区服务站康复治疗。

省政协副主席刘国强、孙远良、滕卫平、李晓安、唐建武、武献华参加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