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辽宁人在古代是咋放假的(图)

10.11.2017  10:41

   本年度假期余额已用光

  下次放长假?得等到过大年!

  知足吧!

  看看辽宁人在古代是咋放假的

  过完“十一”、中秋8天长假,上班族又忙碌起来,遥望下次放大假则是在明年2月的过大年。无数网友慨叹,假期要是再多点就好了。

  殊不知,要是生在元明之际,8天假期是半年休假总和,您要是想多休,是要用人命来换的……沈阳晚报为您揭秘辽宁在古代假期的情况。

   汉唐定了个假期雏形

  辽宁作为汉代幽州一部分,自古就沐浴在华夏民族的光环下,假期自然也叫“休沐”。据《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也就是说,汉代公务员每过五天就在家休息,颇有今日风范。除了常规休息,每年冬至、夏至也各放5天假,再加上皇帝过生日再放假3天,一年总共能休假超过70天,其余近300天基本都需要上班。

  到了隋唐时代,当官从寻找会过日子的孝子贤孙(举孝廉)变成了科举考试,公务员队伍不断扩大,看似人多了好办事,实际却是朝廷之上叽叽喳喳,皇帝陛下于是动了心思。武则天她老公李治在永徽三年大笔一挥:五日一洗澡(五日一休沐),变成十日一休沐。这下子毁了,由于休息时间太少,甭管是洗人还是洗衣服都得一天洗完,所以休息日从“休沐”改叫“”。

  “”出现后,休息这事看似完了,但却是没个完:“俗以春分、冬至、清明七日为休……”据《问奇类林》。每逢春季、冬至、清明各休7天黄金周,中秋、夏至分别休3天假,元宵节、中元节、端午节、重阳节、三伏天几乎每逢节气都要休假一天。

  皇帝陛下过生日要休(日子没准儿),太上老君的生日要休(老子李耳,李唐皇帝称其为祖先),孔子诞辰更要休……一年下来,超过N个月在休息,可谓是待遇最好的公务员王朝之一。

   辽金假期“本色”出演

  到了唐后期,奴隶制的契丹人兴起,辽宁地区是辽朝说了算,更以到处“”为特点,仅国都就建了五个(包括辽阳),见啥抢啥,节日范例也抢了回来。立春、人日(正月初七,纪念女娲)、中和(二月二龙抬头)、上巳(三月三纪念黄帝)、端午、夏至、中元、中秋、重九、冬至等节日,对他们来说基本是舶来品。

  外来的东西要,本土文化也得发展,辽代的贵族除了明抢(南下北宋)还崇尚“”。《契丹国志》记载了著名节日:放偷日,在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和十五(元宵节)这三天,契丹族家不仅开门揖盗、还要点灯互偷。偷偷菜那是起点,偷头牛那是过程,终极目标是要偷人——偷个媳妇回家。

  原因很简单,辽代处在奴隶制时代,尚存原始共产制的影子,不是随便抢个贵族女子就能回家,只是婚丧嫁娶习惯罢了。

  辽代末年,女真人3次大战灭掉辽代军队主力,建立金朝,辽宁宝地再次易主。对于广大汉人来说,金代的假期就是没有假期,大批汉人北迁入辽为奴。而金代贵族的假期则更具特点——天天都是假期。

  顺便提一句,这种泛假期的理论主要是跟北宋学的,因为北宋南宋的官员要比唐朝多出N倍(防止藩镇割据,分权),官员多了,自然要待遇,宋朝假期是唐朝的2倍还要多。

   明代放长假“口水多

  不过,在辽宁大地上,这并不算奇葩,较为奇葩的则是元代官场上的假期。因为元代基本上就没想要假期。不仅缺少“”或者“休沐”的休息日,春节、端午等节日更是能省就省,全年假期比较抱歉,只有16天。据说,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整天放假就像前朝一样,早晚得亡国。

  就元朝那个运动法(人分四等,民族压迫),亡国是必然。到了明朝,辽宁大地的休假状况被称为前紧后松,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个工作狂,每年只有18天假期,元旦5日,冬至3日,元宵节10日。

  不过,在朱元璋过世后,增加了月假3天,加上原来的18天,每年休假有54天。通常情况下,公务员想要多休不是因为扣工资,更不是因为锦衣卫,而是怕“口水”。明朝公务员的最大特点对“二人”嘴欠:不是骂同僚就是骂领导;骂人到最后都会捎上一笔是皇帝陛下的毛病,最终挨上“几杆子(廷杖)”,简称“二杆子”精神。

  就这么个环境,公务员群体想多休一阵子基本是梦想。但成就这个梦想的,多半是人命:要么是这人长辈死了,要么是这人要死了。

  “丁忧”又名守孝27个月,无论是多大的官,都得暂时下岗回家,当然这么长的假期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是欲哭无泪,但凡想要升官发财,就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父母。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