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县级平台破解“接不住”难题 ——着力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推向纵深系列谈之三

24.12.2015  13:20

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省很多县区级部门现在行使起省级权限,发挥基层政府就近管理的优势,方便企业和百姓办事。而大量权力接踵下沉,随之出现了基层“接不住”“管不好”的难题。

  在我省中部一个城市,市内一区马路平坦结实,相邻一区的马路却暴土扬尘。一打听,自打修路的权力下放到基层,因各区财力和人力差异,修的马路质量也就有好有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接不住”。采访中,一些地方干部说,基层之所以接权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

  事权下放了,人没下来,是基层普遍反映的难点之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县区级政府本来就担子重,财力吃紧、编制紧缺等问题一向突出。承接新职能后,没有相应的机构、编制和经费,引不来专业人才,接起权力就比较吃力。

  权力下放不同步或者措施不配套,也是导致接不住的重要原因。比如,我省西部某县要建加油站,有一家职能部门同意,另一家职能部门反对。“打架”的原因,就是上级权力下放不同步,一家接到权力一家还没有接到权力,导致“接不住”。

  还有一位基层领导坦言,长期计划经济和审批经济,基层养了一些闲人、散人。另外,有的年龄严重老化,有的学历层次偏低,城建、土地、规划、安监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没有,只能让一些业务能力不强的工作人员行使部分审批权,有的一个人要承接好几个部门的权力,上级部门指导又不够,自然就接不住。

  为了接得住、管得好,这两年我省很多地方研究总结出一些经验做法。譬如,锦州的谨慎放权,强调下放权力要谨慎不能冒进;鞍山坚持把权力和事项一起放下去,强调人随权走;省质监系统实施差异性放权,强调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这些都不同程度缓解了“接不住”和“管不好”的难题。

  采访中,一位市级行政审批大厅负责人表示,简政也好,放权也罢,最后的落脚点都集中在县区级行政区域。而事实上,许多地方的县区承接力量普遍较弱,“一个区的职能部门少的仅两三个人,甚至只有一个人,怎么能接得住?”他认为,提高基层承接能力最现实也最有效的途径,要更加注重县级政府在简政放权中的重要作用,做大做强县级简政放权平台,把能放的权力尽量放到区县一级。

  郡县治则天下安。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马建堂接受采访时认为,能不能接得好,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简政放权中的作用。比如,一些跨部门的信息数据能否充分及时共享?能否对相关行政事业机构整合归并?上级部门多出来的人员,能否及时向基层流动?

  看来,破解简政放权“接不住”难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县级政府的施政能力。按照“人、事、财”匹配和“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对等的保障机制,增加基层人员编制和财力投入,确保放下去的权接得住、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