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市府为中心的南北轴线

24.09.2016  12:10
 

  工人村:20世纪50年代,沈阳市投入巨资开始工人村住宅建设,到1957年形成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的143栋苏式风格建筑,这就是人民共和国最早的工人住宅楼群,被称为“工人村”。

  故宫: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1954年国家决定在沈阳故宫设立清代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1986年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院。

  

  60年风雨坎坷、60年成就辉煌,伴随着共和国的沧桑巨变和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沈阳规划人在探索中前行,不断发展壮大。60年来,筚路蓝缕,自强不息,沈阳城市规划事业走过的每一步都饱含着规划人的创业艰辛,凝聚着规划人的智慧和汗水。

  新中国成立至今,沈阳这座承载历史印记的古城历经四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56-1985年)、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79-2000年)、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每一轮城市规划都记载着大沈阳的成长,每一轮城市规划都指引着大沈阳的前行之路。我们可以共同感受这座沈水之畔的古城每一次华丽的蜕变,每一份丰厚的沉淀以及一代代规划人为这座城市用智慧和汗水勾勒的蓝图、续写的诗篇。

   一座刻有历史印记的城市

  沈阳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有着不可忽略的城市的地位。保存至今的新乐遗址证明了沈阳历史年龄,7000多年的风雨,沈阳成为了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它曾经辉煌至极,也曾在遭受殖民侵略后变得伤痕累累,历史的车轮经过沈阳,让它显得更有浓浓的历史韵味。

  不同时期的城市规划都蕴含着当时的历史背景,成为了那时城市的见证者。汗王宫、十王亭等大型建筑的修建见证了努尔哈赤1625年迁都沈阳。后来皇太极继位后,大规模改建沈阳,扩建了盛京皇宫与城垣,形成前文后市、宫城居中的规划格局。在沈阳四郊建喇嘛塔,以皇宫为中心呈对称布局。改四门为八门,以井字形大街贯穿东西南北。1644年清朝在盛京构建了内方外圆、四寺四塔、八门八关的新格局。

  每一次的改变都让沈阳承载了更多的历史责任,每一次的改变都让整个城市的布局更独具特色。

   迅速现代化的大都市脚步

  在近代,沈阳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一个大都市的体量。在奉系军阀势力兴起和日本殖民侵略等多重政体的努力下,沈阳城市以盛京城、满铁附属地为核心迅速扩张,连同商埠地、惠工工业区、沈海市场、大东新市区、东北大学及校办工厂等新兴城市空间,共同形成板块拼贴式的城市空间格局。

  不得不提的是1932年编制的《奉天都邑计划》(1938-1953年),这是沈阳市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并付诸实施的现代城市总体规划,铁西工业区也在该时期进行建设,城市工商业得到一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沈阳进入现代城市发展,作为“一五”、“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重点发展了铁西、大东、三台子等工业区及南湖、皇姑等高教园区,迅速成为国家重要的重工业产业基地,铁西区更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和代名词。

  一个大都市的发展是需要有其特色产业作为支撑的,沈阳作为重工业城市翘楚,自然具备了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基本条件。

 

   规划建设工人村大型建筑群  开始建立先进的环城路系统

  这一轮总体规划的战略意义在于确定市府为中心的南北轴线。

  为适应“一五”期间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沈阳市1952年开始编制建国后第一轮总体规划《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1956年国家建委批准实施。

  规划保留《奉天都邑计划》合理部分,以改造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市为目标,提出沈阳是一个以机械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规划1985年人口规模为200万人,用地规模为183平方公里。规划确定以原有市政府作为城市发展中心,利用城市旧有路网加以改造升级,规划建立环城路系统,把故宫作为博物馆进行保护,有害工业迁出住宅区。

  规划确定了以市府广场为中心的南北轴线,规划建设铁西、东塔、三台子等三个大型的工人村,并在南湖和北陵形成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两个新的文化生活区。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