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临终作19首诗赠18位知己

02.02.2019  08:52

  祝允明楷书《东坡记游卷》。

  祝允明画像。

  祝允明草书《秋兴八首》。

  明朝篆刻家、文徵明长子文彭给祝允明的楷书《东坡游记卷》写的跋文。 (本文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

   核心提示

  祝允明被推为“明朝第一书家”,他最擅长狂草与小楷,放则纵横恣肆,收则工稳婉丽。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东坡记游卷》是祝允明的小楷书法代表作。这种亦庄亦谐的特质也体现在他的性情中:对朋友仗义重情,有余钱常约友人豪饮,临终还缅怀平生知己18人,于病中作19首诗相赠;而为官7年间,他抓贼、讲学,重塑当地民风,尽显一派名士风度。

   官宦世家熏染:外祖父和岳父都是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因右手天生有六指,故自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出任过京兆应天府通判,世人又称他为“祝京兆”。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4人中,祝允明书法艺术最突出。明代史书《名山藏》里有云:“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祝允明出身于书香官宦世家。他的外祖父是明朝中期内阁首辅、书法家徐有贞;祖父祝颢曾任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政绩颇著,精于书画诗文。两位长辈皆为进士,位居高官,祝允明从小跟随在两位祖辈身边,时时受到熏陶和教导。聪慧过人的他,5岁便开始临帖学习书法,不久就“能做径尺大字”,9岁已经能作诗文了。

  祝允明19岁时,诗文书法已经闻名乡里,还娶李应祯之女为妻。李应祯历任兵部郎中、南京太仆少卿等职,人称李少卿,是当时著名书法家,作为女婿的祝允明和另一位明代书法家文徵明都曾经跟随李应祯学习书法。文徵明在《跋李少卿帖》中曾提到严师李应祯:“盖公虽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当为国朝第一。”称李应祯书法以“自得为多”,也反映了李应祯主张从临古到出新、博学而后自成一家的思想,他的指导对于吴门书派两位重要书家祝允明和文徵明的书法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祝允明勤奋苦练书法,集各家之所长,功底扎实。”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介绍,祝允明隶、楷、行、草诸体均工,最擅长狂草与小楷,尤数草书成就和影响较大。祝允明的书艺思想,主张“”与“”并重,“神采超然”为最终归宿。他认为“”是指内在精神,“”是指书法创作的功夫,二者缺一不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点评:“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

   34年间屡试不第,内心备受煎熬

  因为出身名门,承载了祖辈的太多期望,祝允明青年时期发奋苦学,以求取功名。但他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曾自述:“五应乡荐,裁添一名,七试礼部,竟不见录。”从1480年开始,20岁的祝允明参加乡试,除弘治二年(1489年)因病没能参加考试外,一直到1492年第五次参加乡试才中举,而这次的主考官正是恩师王鏊,这一年祝允明已经32岁了。此后,从弘治九年(1496年)起,祝允明开始赴京参加会试,但连考7次都不中。

  正德三年(1508年),祝允明第五次赴京参加会试,又不第,正逢朝廷编纂《孝宗皇帝实录》,祝允明被举荐入中书执事笔札,48岁的祝允明力辞不就,坚决走科举入仕的道路。正德六年(1511年),祝允明第六次赴京参加会试再次落榜,但长子祝续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翰林院内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等),祝允明闻之悲喜交加,作《儿子召试馆职》等诗,写下“功名而已夸雏凤”诗句,为儿子考中进士而欢喜,同时感叹自己“老夫迂迟失马中”,内心惭愧不已。

  正德九年(1514年)春,祝允明第七次会试不中,终于断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当年秋天,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此时祝允明已经54岁。从20岁到54岁,34年间祝允明一直没能如愿考取进士功名,他人生34年的大好时光,就这样一次次消磨在科举考试路上。仕途的失意和打击,让祝允明后半生的心境、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董宝厚介绍,中青年时期,祝允明孜孜不倦于科举考试,秉持积极进取、兼济天下的儒家理念,而一次次的科举失利,让他渐渐心灰意冷,转向了老庄的消极出世思想。内心的凄苦焦虑,只能在诗文中宣泄抒发,他的书法也渐渐转向狂放纵逸的行草书。

   抓盗贼、讲经学,为官七年颇有政绩

  1515年,祝允明到广东兴宁县上任,他恪尽职守,政绩突出。据史料记载,当时兴宁县社会治安不好,常有强盗放火抢劫,危害百姓。王宠在《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中记载:“公(指祝允明)设方略捕之,一旦,获三十余辈,桴鼓不警。”一个早晨祝允明就捕获30多个盗贼,从此县里变得太平安定。此外,祝允明“暇则亲莅学官,进诸生课试讲解,岭之南,彬彬向风矣。”祝允明去学校讲学,教育引导大众,因此当地民风民俗有很大起色。

  1516年冬,祝允明应御史陈言的邀请,赴广州修《广省通志》,在返回兴宁县途中,作《归与》诗,自注:“予丙子冬暮入广,上司以拙于催科秋税,后期停给俸米,文移(即文书)在县,而予身在广也”,意思是说,因修史书耽误了催收租税,祝允明被上司处以停发官俸的处分。

  虽然祝允明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因为性格率真,缺少为官的圆融,现实中无法左右逢源,常常感觉身心俱疲。1520年,它在给友人张天赋的信中写道:“仆诚不善仕,其故大率不能克己,不能徇人,不能作伪,不能忍心,视时之仕者若神人然,安能企及之哉?”文中,祝允明羡慕有些官员像神人一样泰然自若,让自己无法企及,而认为自己不能克制、不能徇私、不能作伪,又有妇人之仁,所以不擅当官。

  嘉靖元年(1522年),祝允明转任京兆应天府(今南京)通判。在南京任上近一年时间,无奈官场黑暗,不堪忍受,62岁的祝允明借病辞官回乡。

   为人豪爽、仗义,与唐伯虎和王宠是忘年交

  祝允明所处明代中期,正逢苏州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经济的发达推动了文艺发展,诗、书、画、印名家相继涌现,如“吴中三书家”为祝允明、文徵明、王宠;“吴门四画家”为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一时间才子辈出。这批吴中才子住处相隔不远,大多住在苏州城里,彼此间或是姻亲、师生、朋友、同僚、父辈世交等,交游往来密切,相互熏陶,亦师亦友。如祝允明拜大他10岁的王鏊为师,结交比自己小10岁的唐寅、文徵明为友,比他小34岁的王宠也是知心密友,他们经常一起作书绘画,共赏所藏,互为唱酬等。吴门文人结成一个巨大的朋友圈,建构出统一的文人风雅趣味,促进了当地乃至全国文化的兴盛。

  《明史》记载,祝允明为人仗义,“有所入,辄召客豪饮,费尽乃已,或分与持去,不留一钱”。朋友中尤数与唐寅意气最为相投。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从小家境殷实,父亲开了一家小酒馆,生意兴隆,文人墨客常来酒馆吃饭饮酒,祝允明也时常光顾。唐伯虎与邻居张灵纵酒好游,祝允明苦心规劝他“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于是唐伯虎接受建言,紧闭家门、潜心读书准备科考。1498年,28岁的唐伯虎一举考取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因此唐伯虎又被称作“唐解元”。不过造物弄人,次年他在入京参加会试时,受科举作弊案牵连,被罢黜。因此祝允明与他同病相怜,互相安慰。唐伯虎54岁时去世,祝允明满怀悲痛,含泪为他作了《唐子畏墓志并铭》,并写下《哭子畏》二首,字里行间满是痛心怜惜之情。

  祝允明好友众多。1526年,他去世前,曾在病中作组诗《怀知诗》19首,缅怀平生知己。他在序言中自述:“卧病泊然,缅怀平生知爱,遂各为一诗。少长隐显,远近存殁,皆非所计,只以心腑之真。”给18个朋友各作一首诗,唯独给王宠作了两首。王宠也自认祝允明是吴门前辈中对他影响最大、同时也是“知爱最深”者。祝允明66岁去世后,王宠为其写下《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追忆祝允明生平事迹。

   史记

  书法被后人推为“明朝第一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的祝允明楷书《东坡记游卷》写于1513年,当时祝允明53岁。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告诉记者,此卷为袖珍小卷,书心高13.5厘米。所写苏东坡的记游是经典的散文,文字和意境都很优美,深受后世文人喜爱。当天祝允明“步月宿东禅寺书此”,试想,月夜里,留宿在安静的东禅寺,这与苏东坡记游中某些场景极为相似,祝允明由此触景生情,挥笔写下这卷书法,抒发散逸浪漫情怀。

  “全卷千余字,虽系小楷,但通篇错落自然,形神兼备,给人一种稳重、端庄的感觉。”董宝厚介绍,祝允明工诗文书法,尤擅草书,博采众长,蜚声于当时书坛。此卷书法风格出自钟繇,用笔柔中寓刚,古趣盎然。祝允明流传后世的多为行草书,楷书少见,因此,此卷历来受到鉴藏家的珍视。

  在卷后,留有明代“吴中书法三家”之一的王宠、明代篆刻家文彭、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等人的跋文,对祝允明的书法都高度评价。其中文徵明长子文彭在跋文中写道:“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为集众长,盖其少时,于书无所不学,学亦无所不精。此卷乃全法钟太傅,而用笔遒劲伟丽,出入清臣诚悬间。盖能用太傅指于大令腕者也。”文彭认为此卷仿佛是王献之的手腕上长着钟繇的手指写成的。

  好饮酒的王世贞在跋文中写道:“今见此卷,不觉雄心勃勃,置之几案间,可当阮公数斗美酒”。清代诗人张陛的跋文更直言:“祝京兆书法推为明朝第一……无纤毫遗憾,洵足并美晋唐诸名家。

  此卷原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项子京家藏。清乾隆年间入宫收藏。清末,溥仪将其带出皇宫。1945年,散入民间,1974年收入辽宁省博物馆。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