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神秘的青铜人面纹錞于竟是军乐器(图)

01.07.2015  09:44

  青铜人面纹錞于

  “这些吴国青铜器精品。都是古代吴国皇族使用的锅碗瓢盆吗?”6月30日,“古吴神韵——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精品展”在沈阳故宫一开展,立刻引起众多观众的好奇心。

  56件(套)吴国青铜器精品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些在现代人的眼中似盆、似锅的青铜器精品,当年都是干什么用的呢?专家说:“有礼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车马器、兵器等。”

  在记者眼前,有一件国家一级文物青铜人面纹錞于,它1985年4月出土于谏壁王家山东周墓,专家介绍说,当时是三件一组出土,分大中小三种,本次展出的是其中最小的一件。錞于是一种乐器,主要作军乐器使用,而且还能起到军号指挥的作用。该錞于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华丽,器中上方浅浮雕的人面纹像,带着青铜时代特有的神秘感,让观众在想像鼓乐擂鸣之时,似乎能重返金戈铁马的春秋古战场。

  吴越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东部长江下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与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和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并称为长江流域古代三大文明。吴是周人和江南土著民族结合而形成的诸侯国,商晚周初由太伯、仲雍创建勾吴时,一方面“端委,以治周礼”;另一方面又随乡入俗,“断发文身”。所以吴国文化是由华夏文化和土著“荆蛮人”文化相融合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始终保持着鲜明的地方特征。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介绍说,此次沈阳故宫博物院与镇江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古吴神韵——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精品展”,展出的是极具代表性的吴文化精品青铜器。其在形制、纹饰及合金、铸造上既吸收融合了中原青铜文化,又具有浓郁的江南吴国地域风格。展品可分三种类型:一是中原型青铜器。以西周早期的宜侯夨簋和伯簋,春秋中晚期的吴王光鉴、禺邗王壶等为代表。二是仿造中原型青铜器,在器形、纹饰等方面模仿中原,而又有所变化,体现了吴国青铜器的典型风格。三是吴地创造型青铜器。在器形、纹饰上均呈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为其他地区所不见,如这次展出的丹阳司徒矮足鼎、铜尊等,都展现了吴国先民的创新精神和智慧。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