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合作社”规模种植 接国企订单

14.04.2016  12:09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李莉、高志广通讯员沈洪颖)“传送带偏了,赶快正一正;种子播得不匀,看看是不是有地方堵了……”4月12日,记者在苏家屯区八一街道工厂化育苗现场看到,禾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丽正有条不紊地在现场指挥。今年,合作社投资近7万元,新上了2台育苗机械和2000多米的传送带,实现了水稻育苗全程机械化。

  田丽告诉记者,农机合作社是2009年成立的,每年都会“添丁进口”,农机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现有农业机具有近20种、70余套,耕种的面积也不断扩大,今年能达到5000多亩。

  这5000多亩地都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由合作社统一耕种。“我家里一共有5亩地,每年收入也就3000多元。从去年开始,把地流转给合作社,然后到合作社打工,每年土地租金5000元,打工收入34000元,总收入近4万元,比原来多了10多倍。”八一街道农民程云辉给记者算了一笔收入账。村子里的年轻人,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和程云辉一样,土地流转后,到合作社打工的农民有70人左右,而且大多都是五六十岁的。

  “像这样以合作社的方式管理,每亩地增收200元一点也不费劲儿。”田丽介绍。合作社集中采购农资,可以享受批发价,而且,连片种植,提高了农机的作业效率,省油省力多出活儿,算下来每亩地成本至少能降50元;而且,全程采用集中育秧、机耕、机插、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收等一条龙机械化生产,实现了标准行株距、科学施肥、统一防虫,产量也会相应提高,亩收入可增加150元。

  去年,区政府和农林部门“牵线”,田丽的禾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与驻区企业中粮集团对接。中粮集团经过细致考察,对合作社经营规模、管理模式、稻米品质十分认可,与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合同,解决了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问题,也助推了合作社更好地发展。田丽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统一管理土地4000多亩,销售收近800万元,今年还会增加。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