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如何在“改善民生”中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09.09.2015  13:32

  民生即人民的生活、生计,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等方面。十七大报告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具有里程碑式意义。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进一步关注和服务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2008年,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一年,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将越来越融入到各级政府的执政理念和重要议事日程之中。在有关改善民生的诸方面政府职能中,税收职能首当其冲,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改善民生"中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就成为各级税务部门和每一名税务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必须着力完成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全力组织收入,增强政府财力。任何一项改善民生举措的实施,都需要雄厚的物质支撑。在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和中心工作,同时也是税务部门改善民生最基本、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为此,税务部门要以组织收入为第一要务,依法加强征收管理,全力以赴组织收入,为实施一系列的改善民生举措提供可靠的财力保障。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税收收入观,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在第一位。要密切关注经济发展变化形势,严格、认真地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各级税务机关要认真做好税收征管的基础工作,大力推行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税收分析和预测、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加强税收预测和能力评估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及时解决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税法遵从度,提高税收征收率,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在组织收入时,特别注意税收计划的科学性,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税收计划管理模式,树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弹性计划,动态管理"的税收计划理念,实现税收计划由指令性向指导性的根本转变。使税收收入的规模、增速、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确保国家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使地方经济发展成果充分、及时、准确反映到税收上来,不断增强地方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2.服务发展大局,促进经济发展。强大的财力是改善民生的坚实物质基础,但财力和税收的增长,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只有经济发展了,税收收入才有保障。也就是说,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为此,税收工作要始终围绕和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为改善民生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税收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协调同步,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建立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发挥税收职能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经济,拓宽税基,涵养税源,取予有度,都是税收征管始终应该坚持的方向。税务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为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完善体制、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服务经济发展,帮助企业做强做大。要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的技术研发,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继续落实支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税收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落实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落实支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文化事业体制改革。要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为企业营造更加公平、法治、宽松的税收环境,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从而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3.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2005年,胡锦涛也指出,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差距较大,而且呈不断扩大趋势。通过税收这种二次分配的手段进行调解是必要的。其中,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税收工具,更要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逐步扩大费用扣除范围,使征税主体由中低收入人群转向高收入人群,同时,进一步完善财产税体系,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税收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堵塞收入流失,才能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缓解社会分配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200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帮助下岗、失业以及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早日脱贫致富,是税务部门的社会责任。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扶助弱势群体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绝不能因为担心减收而在落实弱势群体税收优惠政策上打折扣。一方面,切实落实提高下岗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增值税起征点,最大限度地为弱势群体减轻税收负担,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更多低收入者进入中等收入行列,最大限度地使弱势群体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成果。另一方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使政府有持续的、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满足人的生活保障和发展需要。维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的起点公平,维护社会发展中的过程公平,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充分就业。实现充分就业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只有实现充分就业,人民的生活才有保障,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税务部门要促进就业,就要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积极作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密集型经济将被取代。相反,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经营项目,使之成为持续创造就业机会的载体。二是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劳动密集程度更高,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应加大倾斜力度,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三是制定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城乡协调发展税收优惠政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进入就业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带来的就业压力不容忽视。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倾斜上,这一方面还是一个盲点。因此,在政策鼓励上对此应充分考量,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把发展乡镇企业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优化纳税服务,提高服务水平。纳税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机关要想在工作中进一步关注和服务民生,落实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各项要求,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做好纳税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对纳税人的服务水平。首先,要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权利义务对称,公正、公开和文明执法是最佳服务,纳税人的正当需求应尽可能予以满足。"这四种先进的服务理念,以此来促进互信、平等、融洽、和谐的新型税收征纳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其次,要把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征管工作中突出服务,通过用服务的手段来实现征管的目标,将征管工作由目前的"单一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并重型"转变。再次,要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满足纳税人的要求,一要政务公开,增加税收政策的透明度;二要简化办税程序和所需要的资料,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积极探索、研究电话申报、邮寄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方式,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的纳税途径,进一步方便纳税人纳税,切实降低纳税人纳税成本;三要创新税收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手段,积极开展纳税服务援助,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尽量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四要积极开展纳税服务公开,充分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及时受理纳税人的投诉和举报,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五要改变现行税收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新型税收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在日益强调服务的今天,税务部门要实现考核"服务"与考核"收入"并重,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收入"的不完整、不充分的考核做法。总而言之,税务部门要把为纳税人服务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通过纳税服务,不但推动和促进纳税人创业,帮助纳税人创造更多的财富,而且要通过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在服务民生过程中凸显税务部门的亮点。
  6.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环境是公共物品,环境保护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应,环境破坏具有很大的负外部效应,需要政府承担完全的责任,税收部门要通过税收政策的运用,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开发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税务部门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特别注意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情,通过执行各项税收政策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实施以节能降耗减排为中心、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如:为节能环保的生产企业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那些追求利润的高耗能企业征收污染税,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加以限制。二是将税收政策导向、市场机制和先进科技有机配合,鼓励开发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技术和环保技术,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如:在不违背世界贸易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对有碍于环保的产品和设备课以较高的进口关税,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三是通过征收资源税等措施,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如:提高资源开采和占用的税率,抵制对矿产资源的掠夺性开采,鼓励资源的节约和再生利用;总而言之,税务部门要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为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科学税收观的指引下,税收作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财力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必将在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税务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必将为改善民生作出更大的贡献。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