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74城市平均优良率11.3个百分点

04.06.2015  17:05

  今日,市环保局在本报发布《2014年大连市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按照AQI评价,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2天,优良率为77.3%;全市酸雨频率有所下降;全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标准;河流水质以Ⅰ、Ⅱ类为主;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声环境质量、电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

  2014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持续加强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及环境执法监督,坚持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我市10个国控点位继续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开展监测,并按《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公开发布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和实时报。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69天,良的天数为213天,优良率达到77.3%,高于全国74个城市平均优良率11.3个百分点。各测点中,双D港点位污染天数所占比例最小(14.8%),空气质量最好;甘井子点位污染天数所占比例最大(35.9%),空气质量最差。市区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以PM2.5为主。

  2014年是我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第二干旱年,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通过实施蓝天工程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空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市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与上年基本持平,自然降尘量比上年有所下降,二氧化硫浓度持续呈下降趋势,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大连市三面环海,又是资源性缺水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方面坚持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另一方面坚持抓好海洋环境保护。多年来,我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达标,近岸海域以Ⅰ、Ⅱ类水质为主,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海洋环境保护主要以防治陆源污染为主线。“十二五”期间,我市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29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131.5万吨,实际污水处理量约为99.9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逐年下降。

  我市声环境质量监测包括功能区噪声监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和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布设点位分别为41个、474个和853个。2014年,我市功能区噪声总达标率为90.2%,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但中心城区功能区噪声超标率高于其他各区市县,超标区域为疗养区、商业混合区和交通干线两侧区域,主要受交通噪声和商业噪声影响。

  我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区域为中心城区,布设的11个监测点位涵盖行政区、工业区、居民区、大专院校及重要部门和主要辐射源附近等敏感区域。监测结果表明,多年来我市中心城区电磁辐射电场强度监测值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中的公众照射导出限值,电磁辐射水平保持稳定。

  目前,人们比较关心生活中的各种辐射问题,如手机基站辐射、WIFI辐射等。一般发射功率为20瓦的手机信号基站,其天线高度为35~55米,测试表明,基站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0.006瓦/平方米,远低于0.4瓦/平方米中国标准限值。关于WIFI辐射,只要是质量合格、符合国家标准的WIFI路由器,距离人体1米以上就是绝对安全的。除WIFI外,电视机、微波炉、打印机、电脑、手机、吹风机等物品都会产生辐射,但这些电器的辐射功率都不大,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基本在安全范围内,能够影响的也仅仅是皮肤表面,而且只要不是紧贴着身体,对人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