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空袭IS致美国女人质遇害?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6日声称,其抓获的一名美国女人质当天在约旦对叙利亚城市拉卡空袭中身亡。美国政府说,尚无可证明这一消息属实的证据。而约旦方面则说,这是“伊斯兰国”搞出的“虚假宣传”。
难辨真伪美国称暂无证据支持
“伊斯兰国”在一份声明中说,一架约旦军机6日空袭拉卡市外一处阵地,该组织控制的美国女人质凯拉·米勒在空袭后“遭碎石瓦砾掩埋”而死。
这份声明没有展示任何遇害者遗体,真实性无法独立证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贝尔纳黛特·米汉说:“我们自然严重关切这些报道,眼下尚未看到任何支撑‘伊斯兰国’说法的证据。 ”
米勒的父母玛莎和卡尔夫妇呼吁媒体审慎报道女儿的背景、工作和现状,避免过度猜测,在播发新闻时考虑报道可能对她人身安全造成的影响。“伊斯兰国”自称在空袭中没有人员伤亡。不过,总部设在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统计,6日的空袭行动造成超过30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死亡。
人质父母女儿2年前被IS绑架
卡尔夫妇告诉媒体记者,米勒2009年从亚利桑那北部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致力于“帮助全球众多国家有需要的民众”。
卡尔夫妇在一份声明中说,米勒现年26岁,2013年8月在叙利亚城市阿勒颇被俘。当时她和一名朋友前往一家无国界医生组织设在当地的医院,后者为医院提供维修服务。米勒离开医院后赶往汽车站,途中遭“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抓获。
声明说,米勒大学毕业后曾在印度北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人道主义援助组织工作。她2011年返回家乡亚利桑那州,服务于一家艾滋病诊所和一家女性庇护所。
叙利亚冲突爆发后,当地民众的苦难生活触动了米勒。 2012年12月,她前往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地区,为一家难民援助机构和一家人道援助组织工作。
前往叙利亚之前,米勒曾在法国学习法语。遭“伊斯兰国”绑架前,她原打算从叙利亚前往土耳其。
“虚假宣传”约旦公开表示消息不实
与美国政府的审慎表态不同,约旦政府公开表示“伊斯兰国”发布美国女人质遇害的消息不实,属于虚假宣传。
约旦外交大臣纳赛尔·朱达说,这不过是恐怖分子多年来惯用的一套伎俩,谎称被俘人质在空袭中身亡。
约旦政府发言人穆罕默德·穆马尼说,“伊斯兰国”曾对外宣称约旦飞行员马阿兹·卡萨斯贝还活着,试图以此为筹码与约旦方面谈判,实际上,他们数周之前就已杀害他。穆马尼说,这次美国女人质遇害的说法可能依然是一种“犯罪宣传”。“伊斯兰国”发布卡萨斯贝遭杀害的视频激起约旦方面强烈反弹。约旦军机5日打击“伊斯兰国”多个目标,包括武装人员训练营地、武器和弹药库等。约旦官员誓言彻底消灭“伊斯兰国”,称空袭只是回击的开始。
延伸阅读
“伊斯兰国”贩卖儿童作奴隶
联合国本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成为伊拉克儿童的梦魇,这一组织不仅虐待和绑架伊拉克儿童,还将他们明码标价,贩卖为奴。报告还谴责“伊斯兰国”在血腥的恐怖行动中越来越多地利用儿童。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的专家雷娜特·温特说,有报道称,“伊斯兰国”使用儿童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而这些儿童大多数甚至不清楚要发生什么。温特说,“伊斯兰国”训练只有8岁的儿童充当娃娃兵,并在占领地区公开贩卖一些少数族裔的儿童。她呼吁伊拉克政府采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保护儿童的人身安全。当前,行事残忍的“伊斯兰国”依然控制着伊拉克和叙利亚大片地区。
相关新闻
联合国欲断“伊斯兰国”财路
联合国有望下周通过一项新决议,制裁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开展石油交易的个人和企业,同时采取多种手段切断恐怖主义组织主要资金来源。
制裁决议草案由俄罗斯提交,先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内部讨论,6日在安理会一场全体会议上首次讨论。
草案提出,“伊斯兰国”、“支持叙利亚人民圣战者阵线”(又称 “救国阵线”)和“基地”组织等控制的油田、炼油厂、水坝、发电站等基础设施所产生的利润正成为这些恐怖主义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其他收入包括勒索、绑架赎金、国外私人捐赠以及从所控制地区掠夺钱财。
草案重申禁止联合国成员国与“伊斯兰国”展开直接石油交易,呼吁“伊斯兰国”控制区邻国、尤其是土耳其协助打击这一极端组织的石油、农产品、抢劫物品走私。
联合国去年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伊斯兰国”每天销售石油获取收入85万美元至165万美元。
草案呼吁193个联合国成员国采取“恰当措施”,禁止走私和交易从叙利亚非法偷运出的文物、古董以及其他“具有历史、文化、罕见科学和宗教重要性”的物品。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