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县范家乡抗旱改种增效益
“挖好坑后,把种子放下去,再培上一层薄薄的碎泥土,注意,坑与坑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30公分”。近日,在范家乡受旱的玉米田里,该乡农技人员正在手把手的指导村民们改种大根萝卜等耐旱作物。
据了解,今年旱情使范家乡农作物受灾面积39870亩,绝收28700亩,全乡127万株果树全部受灾,其中死亡14.7万株。针对旱情及发展趋势,为了尽最大努力降低灾害损失,确保农业受旱不减产、农民受灾不减收,范家乡党委、政府将农田改种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粮食损失经作补、前作损失秋冬作物补”的思路,积极引导村民进行毁种改种,大力推广各种抗旱品种和旱作栽培技术,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范家乡在抢浇果树和大田作物的同时,对接近干枯的玉米地进行毁种。在抗旱改种中,全面落实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站所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按照领导包片,部门包村,技术人员包点的方式切实加强抗旱减灾工作,统筹涉农项目资金,切实加大改种中晚秋作物的资金投入。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在湾土村、范家村等适合种萝卜的地块,乡政府免费给群众打井,引导群众种大根萝卜,并给予农户一定的补贴,争取最大努力挽回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
自开展抗旱改种工作以来,全乡上下把抗旱救灾工作重心转移到改种增收上来。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深入灾区,认真核查评估灾情,及时召开改种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农作物改种、补种工作计划。乡村干部深入灾区村组、田间地头,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分析当前粮食生产严峻形势,算好改种的效益经济账,引导农民做好补种、改种,争取群众支持改种工作。同时,利用播放广播、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抗旱减灾改种,努力掀起改种生产高潮。目前,全乡共有1081亩玉米地,改种大根萝卜,抓好田间管理,长势良好,预计能够弥补大田作物损失850万元。
在范家乡湾土村,正在地里改种大根萝卜的张顺秋告诉记者,今年老天不下雨,看着自己的玉米都旱死在了地里,心里十分着急,还是政府想得周到,不但送来了大根萝卜种子和化肥,还派技术员下来手把手地教技术。张顺秋说,他对度过今年的难关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