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报】尽职调查,从“负担”到“财富”
|
佳洋公司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积极应对《欧盟木材法案》的示范企业 |
专家在佳洋公司了解产业链尽职调查情况 |
秋风瑟瑟,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工业园区的大连佳洋木制品有限公司正一片繁忙。为了赶在圣诞节之前多完成一些订单,厂房里每个流程的工人都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
公司国贸部经理于鹏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他只好连续接电话,恨不得就把电话挂在耳边。对于一个以欧盟为主要市场的出口企业而言,《欧盟木材法案》所带来的影响正深深改变着这个企业的运营规则。
佳洋试水
为了抑制非法采伐活动,欧盟于2010年10月制定了《欧盟木材法案》,并已于2013年3月3日开始强制实施。新法规要求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木材产品都具有合法性,即欧盟27国所有的木材生产商和进口商都必须通过“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以确保所有进入欧盟市场交易的木材产品的合法性,从而要求所有向欧盟提供木材产品的厂商都必须建立可追溯的供销监管链。
《欧盟木材法案》一经实施,立刻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木材产品生产国和贸易国,同时也是欧盟市场木材产品最重要的进口国,欧盟新木材法案的实施对中国木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佳洋是一个两头在外的企业——大部分原料从国外进口,大部分地板家具等木制品再出口到欧洲。佳洋的出口产品正是《欧盟木材法案》的监管对象。
佳洋每年大概出口欧洲10多万立方米的地板,欧洲市场是佳洋最重要的生存舞台。为了保护好欧洲市场,佳洋决定从2014年开始尝试着对产业链上游进行“尽职调查”。
经过一年多的探路,目前佳洋公司从原木、锯材再到出口的地板和家具,都能提供全产业链的尽职调查。
这是个了不起的事儿。佳洋,也因此成为中国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中的特别者。
从零起步
但回忆起推进尽职调查的过程,于鹏也有很多“苦水”。因为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一切从零起步的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刚开始很迷茫,不知从何下手”,于鹏说,要向供应商提出要求,搜集从原木采伐到出售整个过程的相关信息。尽职调查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提供信息。运营商必需收集描述木材和木材产品的信息,比如采伐国、物种、数量、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和是否遵守国家法律等等。
于鹏坦言,这其中最大的阻力在于传统的惯性思维根深蒂固。很多供应商会有怨言,采购的价格没有增加,但提供信息的工作量却几乎翻倍。相比国外的进口商而言,这对于国内的基材供货商难度更大。于鹏介绍,佳洋的国内基材采购主要来自山东和广西。在佳洋之前,从来没有客户要求该供货商提供如此详细的信息,包括企业资质、木材加工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入库出库记录、运输证、采伐证等追溯系统。供货商曾经对佳洋的信息提供要求一度不予配合,甚至导致合作几乎无法进行。
但毕竟佳洋在业内的口碑很好,加上如今市场整体并不景气,很多客户并不想因此而失去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硬着头皮”的配合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成效。
为了帮助合作伙伴更快更好地适应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巩固合作关系,佳洋公司的欧洲客户也向佳洋伸出了援手。于鹏说,公司客户Brooks Brothers对尽职调查的操作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不但委托欧盟木材法案监督机构NEPCon针对佳洋的实际供应链制定风险评估指南,而且公司尽职调查负责人Katerina每周与于鹏就尽职调查工作进行沟通和指导,让陌生的工作逐渐有了章法可循。
于鹏介绍,目前企业正在通过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来建改变以往的惯性。为了更成体系,更加规范化,佳洋已经尝试着将提供尽职调查信息列入到合同明细中。这样就让企业尽职调查成为一种义务,也为合作上了一把“保险锁”。
乘法效应
虽然《欧盟木材法案》对进口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但是在进口价格上却没有上涨。加上这两年整个国际国内市场的不景气,很多企业并不愿意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尽职调查,因为这意味着更大的工作量,更高的人力成本,以及更小的利润空间。
一部分企业不得不因此放弃了欧洲市场,而转向美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
但实际上,各国关于木材和木制品来源合法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正越来越多,逃避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佳洋公司董事长徐辉就说;“这是一个国际趋势,无法躲避,在别人都退的时候,如果我们坚持下来,或许就是赢家。”
徐辉的判断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尽职调查尝试后得到了验证。
因为成为少数开展供应链管控、加强尽职调查工作的企业,佳洋不仅获得了更多老客户的信任,也获得了新客户的青睐。尽管整个行业面临“寒冬”,于鹏说,2015年下半年佳洋却增加2-3个新客户。
然而好处不仅如此,尽职调查已释放出“乘法效应”。徐辉说,通过尽职调查的实施,也让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更加规范,更成体系。对于一个中小企业而言,这种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有的企业甚至还没有改变好,就已经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在徐辉看来,欧盟木材法案的倒逼,加速了企业完善科学管理的推进。
《欧盟木材法案》的应对已作为一个课题成为很多机构的研究对象,国家林业局林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心就是其中一个。中心专家陈洁去过佳洋3次,对公司外贸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企业制定尽职调查工具包和指南,为企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在陈洁看来,虽然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削减,但中国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世界工厂,中国企业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中国企业能够像佳洋一样,提高自己管理水平,管控自己的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帮助客户推进尽职调查,才能在寒冬中生存下去,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
于鹏所在的国贸部只有4个人,不仅要处理正常的进出口业务,如今还要负责工作量比以往翻倍的尽职调查工作,加班成为常态。于鹏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事情繁多且不顺时也难免有东北年轻小伙子的小脾气。但他所带领的国贸部却在开创着佳洋的历史,甚至引领着中国木制加工企业的新的转型潮流。
但如今,随着尽职调查在逐步成熟,国贸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正在有所缓解。对于今后更加顺畅地深入开展尽职调查,于鹏也很有信心。
佳洋是中小企业积极应对欧洲木材法案、主动作为尽职调查的典范。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贸易研究中心希望将佳洋作为推进尽职调查的试点企业,将佳洋的做法和经验向更多企业推广,并希望以此能形成带动效应,让尽职调查从不可躲避的“负担”变成巩固市场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