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沈交现象” 展现沈阳魅力

27.11.2017  06:12

  从民间组织到专业院团,从业余水准到国内一流水平,从盛京大剧院演出到国家大剧院亮相,沈阳交响乐团只用了五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蜕变,而一纸“民营”的醒目标签更是让沈阳交响乐团在中国交响乐联盟的60多支队伍中“独步天下”,也在业界创下了“沈交现象”的佳话。王建华,便是沈阳交响乐团的掌舵人、“沈交现象”的缔造者。

  追梦:小提琴手的交响情结

  王建华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十多岁时受自己的老师影响练起了小提琴,虽然只学了半年多,却在骨子里种下了音乐的种子。王建华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看交响乐演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他正下乡在铁岭,当时听一位刚从沈阳回来的朋友说,周末辽宁交响乐团在中华剧场里有演出,他便托人买了一张票,当天赶回了沈阳看了这场演出,第二天又赶回了铁岭。在很多身边人看来他这种做法简直就是“神经病”,但王建华却兴奋得几天睡不着觉,交响乐给他的震撼至今都难以忘怀。

  随着他在商海打拼,积攒下了一份家业,但对音乐的热情从未退却。小提琴早已不拉了,唱歌便成为他音乐激情的另一种表达。听过他唱歌的人都直言:绝对是专业水准。2012年初,王建华被沈阳市沈河区文联聘为区音乐家协会主席。企业家担任音协主席,这对他是最好的肯定,他顺势组建了沈河爱乐乐团。沈河爱乐乐团在众多的演出任务中崭露头角,名声也越来越响了。虽然乐团吸纳了很多演奏人才,但作为王建华个人出资组建的民间乐队,他并不满足于“业余”这个标签,王建华心里有了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转型成为正式的“沈阳交响乐团”。

  圆梦:沈交登陆国家大剧院

  在王建华的脑海里,有两个时刻他一生难忘。第一个时刻是2012年6月20日,当晚市委、市政府在辽宁大剧院正式为乐团授牌“沈阳交响乐团”。为了这次亮相,乐团开始了一轮大范围的人才招聘,从北京、上海等地招来了很多年轻、专业的演奏家,还重新安排了训练场地,重新购置了一批乐器。王建华与团员们开始了长达几个月的苦练,乐团只选择了3首曲目:开场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最终,一支民营乐团以高质量的演出完成了蜕变,填补了沈阳没有市属交响乐团的空白。而另一个时刻是2016年4月21日,沈阳交响乐团登陆国家大剧院,与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合作的“北国之声”沈阳交响乐团音乐会轰动北京,乐团用实力征服了现场的观众。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沈阳交响乐团是中国交响联盟60多支专业团体中唯一一支民营乐团,说起这一点,王建华一脸自豪。

  筑梦:“沈交”奇迹还将继续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沈阳人听过沈阳交响乐团的演出,有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沈阳交响乐团而成为交响乐迷。王建华坦言,五年的时间里他在沈阳交响乐团的身上投入了将近4000万元,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我把生意都交给孩子打理了,余生只做这一件事,那就是把乐团搞好。”王建华说,这就像是一种使命,让他无法退缩。然而,“民营”对于沈阳交响乐团来说是把双刃剑,虽然灵活的机制是它短时间内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却让乐团为留住人才大费脑筋,毕竟民营乐团远不如国有院团那么稳定和有吸引力。好在随着乐团的不断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乐团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好了。目前,乐团的演奏曲目已经达到了300多首,一场演出三天的时间就可以排练完成。可以说,沈阳交响乐团已经成为沈阳的一张名片。

  不过,王建华知道沈阳交响乐团的路还很长:“沈阳交响乐团如今的演奏水平在国内一流院团中属于中上水平,但跟那些声名显赫的大的交响乐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跻身全国交响乐第一集团是王建华为沈阳交响乐团定下的一个新目标。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盖云飞/文

  安呈浩/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