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拒绝语言暴力》被疯转

22.04.2015  13:29

昨日,一段名为《拒绝语言暴力》的视频在网上转发甚火,整段视频仅1分56秒,短时间内讨论数过6万。《人民日报》的官博也链接了这段视频,并写下“语言暴力会造成多大影响?请看看这个来自沈阳市心理研究所的视频,看完久久不能平静! ”

在这段视频中由6个在沈阳看守所的少年罪犯讲述他们的故事,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句句透露着“语言暴力”对他们的影响。网友们也纷纷感慨,“以后再也不这样教育孩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一段视频网上讨论数过6万

昨日,一段《拒绝语言暴力》的视频在网上讨论数过6万。视频开头字幕第一句话就是,“语言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而接下来的一幕就不那么和谐了,一名父亲正在声嘶力竭地训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直在哭,“你不丢人,我还嫌丢人呢,你看看人家孩子怎么做的,看看你是怎么做的! ”

还有一段是,一位父亲拿着考试试卷质问孩子,“看你考这么点分,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 ”随后将卷纸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这些可能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也许父母并没意识到这些做法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可是此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正在发生着变化。

随后,6名在沈阳看守所的少年犯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都是10多岁的孩子,他们因诸如谋杀和攻击行为等严重罪行而在沈阳拘留所服刑。每位青少年都坦诚地回忆了童年时父母和监护人对他们使用的侮辱性语言,包括“丢人”、“是人就比你强”、“猪脑子”以及“怎么不去死”等,同时还都表示,“父母从来没夸过我”。

网友反思:再也不这样教育孩子了

这一视频被大家转载后,很多网友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纷纷留言,“以后再也不这样教育孩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网友 “鬼塚主人_别人只是玩具”:语暴就是个坑,巨坑,多少人已经陷在里面无法出来了。

网友“闲不住的女生”:我妈一直叨叨,我爸总说丢一个耳朵给她,别理。我做到了大部分左耳进右耳出,但还是很伤人,尊重是相互的。暴力使不得,语言暴力更使不得。

网友“爱的港湾”:这些词以前也在孩子身上用过,可是后来发现他的成绩越来越差,看完这段视频感同身受,以后再也不这样教育孩子了。

街头调查:被这么骂过影响一生

昨日,记者随机调查了10名从20岁到40岁不同人群。而这10名受访者都表示曾经被父母、老师或者领导这么说过,“虽然我现在40岁了,但至今还受到妈妈那句‘废物’的影响。”受访者张先生介绍。

张先生介绍,当年他考试成绩不好,妈妈就会骂他“废物”。而现在别人一说起“废物”这个词,无论是否开玩笑,他都会心里一抽。“我现在特别烦这个词”。

而另一名年仅20岁的受访者杜女士表示,还一直记着小学老师说自己的那句“是人都比你强”。“当时我回家哭了半天,太伤我自尊了,尤其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

制作背景:少年犯的数目不断增加

为了警醒家长,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所长姜俊和与沈阳大学美术学院的谢勇教授一起制作了这个视频。“语言暴力不一定就会使孩子犯罪,但会影响着孩子一生,而这些细微变化,很多家长并未观察到。 ”

记者:当初是在什么背景下,制作这段视频的?

姜所长:近年来,尽管青少年的人口总数在下降,被法庭判刑的未成年罪犯的数目却不断增加。而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犯罪与童年时期遭受语言暴力之间有强烈的联系。语言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而这种精神虐待是一种后天的习得行为。除非这个循环被打破,否则这一持续的影响能够延续到成年时期,并且这种暴力行为很可能会从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记者:我看这段视频有6位青少年在狱中的讲述,是真实采访吗?

姜所长:那6名狱中的孩子,我和谢勇一起去采访的,当时还有很多,后期制作删除了很多。在狱中采访感受更大。这些孩子都有一段痛苦的童年。

记者:视频中,看到有很多“暴力语言”,最后画面都变成了枪,这是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谢勇:就是想警醒大家,如果只是简单的字,不够直观,通过装饰变成“枪”、“刀”后,才能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语言暴力”的危害。才能引起家长或者监护人反思。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靳丹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