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老心不老 七旬老人炫动人生新舞步

16.03.2015  10:09

  “老了老了,人的心不要先老,你看我七十岁的人,五十岁的身体,三十岁的心态。”说这话的是现年77岁的沈城老人于达淦。他是2015第二届“大民星盛京社区春晚”《四渡赤水出奇兵》节目的编舞、领舞,也是本届社区春晚“最高荣誉奖”的获得者。

盛京社区春晚舞台上的于达淦

   热爱舞蹈的“老积极”

  2014年12月17日,于达淦老人所在的舞蹈队收到了来自本网的社区春晚演出邀请。一得知消息,于老就带领舞蹈队迅速投入到了紧锣密鼓的节目编排与训练中,并最终经过周赛、月赛的层层选拔从沈阳市一百多支报名队伍中脱颖而出,登上了2015盛京社区春晚的演出舞台。

  据于老介绍,舞蹈《四渡赤水出奇兵》自200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首次演出以来,已经累计演出过100多场。每次演出,他都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舞蹈动作的再创作,并为参演的老伙伴们进行形体基本功训练与舞蹈动作训练。“这次演出成员的平均年龄有62.5岁,70岁以上的就有3个人,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练了40多个小时,大家都愿意参加,而且部队的同志既然演就要拿得出手嘛。”

  别看舞台上的于老闪转腾挪,生龙活虎,但事实上他在每次表演前都要提前三个小时吃防眩晕、防呕吐与降压的药。于老说:“沈阳市军安办党委书记王放每次调研节目的时候都会和我说,于老啊,你可得注意啊,在台上你可以跳得低一点点,旋转少一点,别转那么多圈,吸腿转的时候你不要一个腿落地那么转。但是,舞蹈类节目对观赏性的要求特别高,动作不到位,会严重影响演出效果。军人出身的我,也不会藏着掖着,有力气不使出来。”由于过度劳累,在《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排练期间于老还是不得已在202医院的急诊室里住了四天。“没办法,普通住院都要安排半个月。我就告诉其他队友我有个会要开,让别人替我带着大家练一下。”于老如是说。

77岁的于老依然精神矍铄

   人退心不退,夕阳别样红

  于老工人家庭出身,上海江苏间辗转长大。17岁当兵,参加过抗美援朝,国庆十年献礼晚会排演,四次见到毛主席。在沈阳前进歌舞团舞蹈系念过2年预科,在沈阳军区后勤部通讯站工作42年。现在,他是沈阳市军休常德中心休干舞蹈协会会长,也是千千万万退休老人中的普通一员。

  退休后,于老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每天六点钟起床,上午到干休所活动,下午则在家里看书看报、写点东西。“周一周四舞蹈课,我教大伙跳舞,周三唱歌,周五周六打柔力球,我是柔力球的顾问。”于老笑着告诉记者。红军舞《过雪山草地》、现代解放军舞《我们的红军像太阳》、东北舞蹈《好日子》、扇子舞《红梅赞》、踢踏舞,于老对这些年编排过的舞蹈如数家珍。

  记者注意到,于老最近刚刚注册开通了微信。他说,家人和战友们都在网上,自己也不能落后。“老了以后不能吃老本,要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社会上新的常识,能不能上网是另一回事,下棋、唱歌、跳舞、书法、绘画、刺绣、弹琴……老年人要有一个精神寄托。”于老笑着解释。

  “我经常和我的队友、老朋友讲,你们老了以后要走出家门,涌入群体,参加活动,增长才干,开拓视野,广交朋友。老朽老朽,你要是倚老卖老,啥也不干,你就真的朽了。所以要把老字抛开。要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要有新起点,要善于解放自己,善于调解自己。”于老说。

  于老告诉记者,2015年,自己有两项计划,一是为庆祝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重新编排舞蹈《过雪山草地》;二是应本网的邀约,为2016年盛京社区春晚筹备一个节目。

  于老同时想对广大老年朋友说:“退休不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整天窝在家里头,老年人也大有可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