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职责使命为振兴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10.11.2016  09:32

  履行职责使命为振兴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我省新闻舆论战线引起强烈反响

  “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新闻记者提出的希望,更是我们新闻记者的职责和使命。”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的重要讲话,在我省新闻舆论战线引起强烈反响。

  大家一致表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点希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新形势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希望,使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辽宁日报时政部副主任刘立纲表示,学习贯彻好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首要的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只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才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发黄钟大吕之声、引社会思潮之先,才能真正做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

  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4点希望在辽宁出版集团反响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努力发挥出版在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信念,奋发有为;就要从时代需求、出版实际、队伍建设出发,全面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沈阳日报编委兼政闻部主任刘妮认为,习总书记把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高度,这要求我们必须对自身的工作定位进行认真思考,同时要切实通过提高工作水平来做出回答。思想充满能量,舆论需要引导。凝聚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激发创新创造的动力源,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党报姓党,要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同时,要在宣传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两者的结合上下功夫、上水平。

  抚顺日报时政部副主任孙晓华认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新闻人感到一种自信和力量。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守党和人民立场,自觉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这样,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

  讲故事是新闻记者的本职,讲好故事则是记者的本事。如何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已经给出答案。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习总书记对新闻记者提出的4点希望,也是我们新闻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应遵循的根本原则,为未来新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卞地诗表示,新闻舆论工作自党成立起就肩负着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如何培养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是当下新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将“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贯穿新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出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辽宁日报经济部副主任方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当前,辽宁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对新闻宣传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写出更多反映辽宁经济新变化、新亮点的高质量新闻报道,鼓舞人心,提振士气,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辽沈晚报时政部副主任兰晓玉认为,要做一名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主动拥抱新技术,做新闻传播的“多面手”。只有心怀时代、心怀人民,才能写出好作品;只有不断学习、创新图变,才能适应新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成为让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东北新闻网融媒体中心记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记者许嘉玥认为,当下,媒体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也对新闻宣传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年轻记者,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掌握新技术、新手段,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的新闻工作者。

  铁岭日报时政部记者张春喜认为,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就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新闻报道手法到宣传角度的选择,都要不断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

   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只有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才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

  刘立纲认为,新闻记者不仅要“吃透上头”,还要“立足下头”,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写出内容更好看、读者更爱看的报道,这样才能完成让党的政策主张、省委的决策部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行动的任务,进而汇聚起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力量。

  “新闻舆论战线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要以笔尖记录时代,用镜头见证发展。”辽宁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部记者唐佳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士气,新闻人每一天都采访在路上、学习在路上、成长在路上。“我会坚守新闻第一线,用脚步去探寻、用汗水去思考、用真情去融入。

  “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大连日报文教新闻部主任张轶认为,时代在发展,媒体生态环境在变化,但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不会变。新闻工作者既能站得高、又能哈下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笔下就有多少真情。

  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职责使命。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牢记职责、奋发有为,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本报记者/柏岩瑛 王 坤 徐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