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与项目“捆绑”

14.09.2017  18:22

 

王书玉今年70岁了,现在每月拿着1000元的工资,老两口一年仅从村上的存仁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的收入就有1万多元。

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的这家花卉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分两期工程,一期带动42户贫困户入股,并为全村每人减免20元农村合作医疗款。二期工程带动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每股资金1万元。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省驻村扶贫工作队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七里河村花卉产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主导产业。现在,全村的贫困户,户户是股东,去年年底,每名股东都拿到了1200元的分红。而在合作社长期务工的14名贫困人口,月工资1200元,临时用工安排的35人全部为贫困户,日薪60元,仅春夏季6个月收入就达1万元以上。

一个合作社带动全村14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2016年底,七里河村脱贫销号。在合作社打更的王书玉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都70岁了还有用武之地,这都是党给咱们造的福啊!

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义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扶贫项目与扶贫对象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探索实施了政府主导、稳定收益、整村推进、合作社引领、大户带动、资产收益、资源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家庭手工业等“十大产业扶贫模式”,努力使每个乡镇都有重点扶贫产业,每个贫困村都有特色扶贫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从事一项产业增收项目,依托项目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保证贫困户稳定脱贫。

义县脱贫攻坚难度之大、任务之重,很大程度上是由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决定的。当地十年九旱,过去主要从事玉米大田种植,很多时候连种子化肥以及人工等成本都收不回来。

脱贫攻坚,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县委书记张智明直言,就脱贫攻坚来说,农业结构调整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种认识,从去年开始,义县实施了农业“111”工程建设,即“贫困户人均一亩高效田、人均一亩果树、人均养殖百只鸡”。今年,义县以省农信社推出的禾丰集团金融贷款为契机,实施了“亿元贷款千人脱贫”精准扶贫项目,通过金融机构向锦州九丰食品公司及关联养殖户授信两亿元贷款,目前已经签约新建40个肉鸡养殖小区,首批吸纳5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试点支持对象,帮扶贫困户稳定增收、尽快脱贫。

      在省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稍户营子镇五台沟村利用河滩荒地,建起了15.3公顷精品葡萄园,吸纳30户贫困户,中间套种杂粮、芸豆、茄子等,2016年每公顷套种作物的收入超过了7.5万元。村民程国双一脸喜悦:过去一年收入1万元都费劲,现在达到3万多元,能不乐吗!

脱贫攻坚,因地制宜、科学选准项目至关重要。义县根据自然条件,依托产业优势,启动了光伏发电这项范围较广、覆盖面较大的产业扶贫项目。目前,依托义县普惠光伏能源有限公司和锦州富农薄膜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义县户用光伏扶贫系统新装机容量1200千瓦,已并网发电。像头台、头道河等乡镇贫困户已经开始享受“阳光收入”了。头道河镇侯家岭村村民吴秀艳说:“一天能发电20千瓦时,天儿好还能多发点,一年多收入1000块钱左右,比种苞米强多了。

已经脱贫销号的七里河村,为稳定脱贫成果,2016年底又成立了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七里河村“大学生村官”张凌铎蛮有信心地说:“我们就是力求多点开花,多为贫困户创造来钱道儿,确保脱贫不返贫。

脱贫攻坚,项目是抓手,是根本,是希望。义县去年的40个销号村,个个都有产业项目。

脱贫对象与产业项目“捆绑”,义县脱贫攻坚之路走得实、走得稳,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得远。项目让干部干得有劲,群众干得心甜。有了项目支撑,义县脱贫攻坚网络越织越密、越织越厚,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人掉队也就有了“保险箱”。

 

前三季度辽宁省19.4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
  10月17日是我国第四个扶贫日。10月13日,记者从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加大精准扶持、精准施策力度,脱贫攻坚态势良好。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省有19.辽宁金农网
前三季度我省19.4万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
  10月17日是我国第四个扶贫日。10月13日,从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我省加大精准扶持、精准施策力度,脱贫攻坚态势良好。截至第三季度末,全省有19.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