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 扶起贫困人口自主脱贫志气

26.07.2017  13:11

  近期,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法制宣讲活动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笔者聆听学习后,对如何保障扶贫资金进入贫困户的口袋以及脱贫攻坚行动中如何扶真贫、施真策、见真效等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鏖战贫困,全党齐心、举国努力,可是有少数贫困群众在利好政策面前却有自己的“歪道理”,他们自嘲“我是穷人我怕谁”,在旁人抓紧时间奔富路的时候,依然“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极少数贫困户甚至认为,帮扶干部应该比他更着急,因为不脱贫,党员干部就难以交差。

  通过和扶贫干部交流,笔者发现这种情况既是扶贫工作中面临的怪状态,也是老问题。贫困户产生消极思想的原因无外乎两类:其一,把扶贫看作该得的福利,习惯于等着靠着依赖着;其二,曾经努力过,但失败了,对致富缺乏信心。

  有句话说得好,“要行动,首先要心动”。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

  “人穷穷一时,志短短一生。”通过对贫困现状进行梳理,不难发现贫困不仅体现为收入低下,更多则体现为思想的贫困、文化的贫困和发展能力的贫困。精神贫困远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因为贫困群众不动起来、不干起来,脱贫攻坚就会失去至关重要的内生动力,也会直接影响脱贫攻坚的最终成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作为扶贫的主导力量,党员干部在扶贫战线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的同时,对消极的观念和心态也必须定点滴灌、靶向治疗。只有明确告知贫困者“政策绝不养懒汉”,通过扶起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志气,激活自我奋斗的动力,从根本上去掉等、靠、要思想,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才能有效激发和发挥贫困人口自身的动力和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真抓实干才能出成效,多动脑筋总会有办法。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在思想上扶志、在能力上扶智、在发展上扶持,在增强致富能力的基础上,帮贫困人口找到增收致富的道路,一定可以激活贫困地区沉睡的资源。这样,让每一户困难户都不掉队、让每一名困难群众都能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就一定可以如期实现。

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 (1)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题: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扶贫网
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 (4)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6年,扶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