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辽宁:抓改革调结构促振兴

29.01.2015  13:29

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无论是分组讨论,还是彼此间私下交流,对辽宁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位政协委员既充满激情,又满怀信心。委员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

在委员们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在新的发展阶段,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通过结构调整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打造经济“升级版”,是我省新一轮振兴的必然选择。

抓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让改革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新引擎,这是委员们的共识。

刚刚过去的一年,尽管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但坚持稳中求进的辽宁,依然保持平稳运行,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同时,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等日渐凸显。

委员们普遍认为,只有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等深层次矛盾,才能真正突破辽宁发展瓶颈,走出一条富有老工业基地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王金笛委员一语中的,“辽宁要靠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

去年初,辽宁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多项重磅举措陆续推出,并在全国创造了不少新纪录:我省放宽注册资本条件,比全国提前两个月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推出电子版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审批手续工作日由60天减至20天……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举措,为2014年我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本次政协会上,委员们纷纷为我省深化改革建言献策。关兆文委员为国企改革支招,他建议,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应聘请具有国企改革实践经验的专业财务顾问全程参与,提供战略咨询等在内的一体化全程服务。

调结构拼的是经济发展质量

崔韬委员对辽宁经济发展一直保持高度关注。他说,要想在新一轮振兴中实现突破,调整经济结构是辽宁的必然选择。 “辽宁有条件,也必须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如何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实现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如何实现辽宁经济的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这些都成为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委员们普遍认为,转方式调结构,既是辽宁在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大势所趋,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常态下,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要发生变化,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同时,在上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辽宁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优化,拥有了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条件。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辽宁经济的未来。打造辽宁经济“升级版”,实现有质量地增长,这将是辽宁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少委员建议,要紧紧围绕辽宁原有的产业优势做足文章,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实现产品、管理、商业模式的创新。

促振兴老工业基地焕发新青春

老工业基地辽宁,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

2015年是辽宁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年。

抓改革、调结构,努力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突破,委员们满怀期待。对辽宁今年乃至于“十三五”的发展,委员们充满信心。

这份信心来自于对辽宁深厚底蕴的自信。身为老工业基地,辽宁拥有着深厚的底蕴、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这份信心来自于辽宁上一轮振兴的出色表现。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曾经负重前行,但之前的发展为辽宁经济积累了较为丰厚的 “家底”,也为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这份信心更来自于当下辽宁面对发展新常态的积极、务实。省委、省政府基于辽宁发展实际,对于辽宁经济未来走向的精准“把脉”,以及明确的发展思路,让委员们很振奋。崔韬委员说,辽宁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思路清晰,举措现实,可以明确看到辽宁经济的未来前景。

在场外,同样能体会到这份自信。很多辽宁百姓对两会给予了特别关注。高青松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负责人,刚刚完成了内部改革和重组的这家企业,期待从辽宁的经济发展中寻求新的机遇。他最为关注的是政府如何助力小微企业闯海外市场。

抓改革、调结构、促振兴,务实的辽宁人正在把这些关键词逐一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