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夏明翰说的“后来人”就是我

11.08.2017  07:15

  本报记者在金秋医院采访吴健老人

  吴老捧读《把信送给周恩来

  8月10日,记者走进辽宁省金秋医院看望在此休养的百岁革命老人、鲁迅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吴健时,她正捧着《把信送给周恩来》《山路漫漫——项与年的革命生涯》详读。老人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虽然皱纹纵横,但仍能看出她年轻时清秀美丽的模样。

  “吴老,您今年高寿?”记者问。

  “我年纪很大了。”她笑着回答,但具体多大她还是没想起来,便歪头望向常年照顾她的“干女儿”单丽华求助,“我今年多大了?”

  单丽华比了比手势,竖起三跟手指,吴老恍然大悟,“我今年103岁了!”之后她又拍拍脑门,哈哈大笑起来,“哎呀,我太老了!很多事情都忘啦!”单丽华告诉记者,“由于吴老年事已高,她的记忆力也逐渐减退。近些年发生的事情都记不清了。”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看起来有点“糊涂”的吴老,对以前参加革命的事却记忆犹新。

  “您什么时候入的党?”

  “1936年6月!”

  “您还记得您的入党介绍人是谁吗?”

  “牛荫冠同志!”

  “在您的革命道路中,谁对您的影响最大?”

  “我的三舅,夏明翰!”

  这几个问题,她回答得斩钉截铁,铿锵有力。这时,吴老的记忆洪水就如开了闸一样。作为沈阳日报记者,我们也很荣幸能够记录她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感悟她浓浓的家国情怀。而她所亲历的重大事件,足令后人喟叹。

  鲁艺精神鲁美传承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为1938年

  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

  1945年8月,延安鲁艺迁至东北。

  1949年,建立东北鲁迅文艺学院。

  1953年,成立东北美术专科学校。

  1958年,发展成为鲁迅美术学院。

  这条从延安走来的大路上,

  留下了鲁美人扎实的脚步。

  “三舅夏明翰对我的影响最大”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提起吴健的革命生涯,革命烈士夏明翰是对其影响最深远的人,她也是目前健在的唯一见过夏明翰烈士的亲人。

  吴健,原名邬贻楣,赴延安时改名吴健,1914年9月出生,籍贯湖南省长沙市。吴老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三舅夏明翰是她13岁时,即1927年夏天。那时夏明翰从衡阳来到长沙,有时候就住在大姐夏明玮(吴健的母亲)家。后来吴健才知道,那一时期夏明翰是与何叔衡、毛泽东等人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她的家也是当时共产党人活动的一个地点。

  也因为三舅,小小年纪的吴健,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潜伏。“有一次,三舅到岳麓山,把我们姊妹几个也带去了。三舅他们很多人聚在一起悄悄地讨论问题。三舅特别交代我们几个小孩子在爱晚亭下面的小溪抓螃蟹,还把外衣交给我们保管。我们就脱掉自己的外衣,包上三舅的外衣。”许多年后,吴健才知道,那次是三舅他们和党组织负责人碰头,带上姊妹几个就是让她们做掩护,三舅外套里装的就是秘密材料。谈到自己的第一次“革命历程”,她说,自己“稀里糊涂”“不声不响”就帮了舅舅的忙。

  因为年纪相差不太大,吴健特别喜欢和夏明翰聊天,她说,“我们经常围着三舅问问题,他一直耐心地给我们解答。”在她的印象中,三舅不像家里的其他长辈那样爱“摆架子”,他亲切友善。而吴健的革命思想也是受到三舅夏明翰的启蒙,“当时他也给我们讲述,他是怎么入党的?党是什么样的?还讲了他的革命理想和信念!”虽然当时不太懂,但这在小小年纪的吴健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夏明翰于1928年3月20日就义时,年仅28岁,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执行官问他有无遗言,他大喝道:“有,给我纸笔来!”他挥笔写下了“砍头不要紧”的就义诗。这一正气凛然的词句,当时就被人称作热血谱写的革命战歌,激励了无数后人为之奋斗。89年已过,吴健仍对三舅夏明翰怀念不已,她说,自己一听到这首就义诗就会“难过,哭得要命”。但她已在不知不觉中承袭了夏家的忠烈风骨,这种影响令她在青年时代义无反顾地去追寻进步,走上革命道路。“就如三舅诗中所写,我就是他说的‘后来人’!”

  与李大钊之子李葆华上演“潜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热血青年走在时代潮头。1932年六七月间,吴健来到北平(今北京),经母亲托人帮助,进入北平幼稚师范学校,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在后来的革命道路上,机缘巧合,她与李大钊的长子李葆华有过一段共同战斗的岁月。

  在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期间,吴健与北平进步青年学生一道密切关注时局的发展,想方设法追寻思想和精神的向导。她们暗中观察清华大学的进步学生,寻找指引她们加入共产党的牵线人。后经过时任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的牛荫冠介绍,吴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采访中,对于入党的日子,103岁高龄的吴健仍清晰地记得:“我入党时间是1936年6月6日,这是永生难忘的日子!”

  当年12月,按组织安排,吴健开始担任北平市委交通员,与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假扮夫妻,开启了一年多的潜伏生活。当时彭真同志是李葆华的上线,他们两个人不方便经常见面,吴健就负责在他们之间传递信息。那时她平均每周要传递一次信息,每次她把李葆华写的信放在书里或是菜篮子里,像是逛菜市场一样,到彭真同志那儿将信传递过去。然后再带回彭真同志写下的新工作任务。

  “您当时才22岁,处境那么危险,您害怕过吗?”

  “一点也不害怕!每次执行任务,我内心都很期待!”

  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饱含了她作为一名女地下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吴老之前在接受采访时称,这应该得益于当年自己年轻,天真浪漫的样子没有引起敌人怀疑,每次都圆满地完成任务,组织成员秘密接头、躲避特务、掩护同志撤离等。

  一年后,吴健结束了有惊无险的潜伏生涯,1937年经彭真同志推荐、组织批准到延安学习。之后被分配至延安保卫处,先后担任过科员、部门秘书及支部书记。

  最常唱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一生一世跟党走、报党恩,是吴健人生最好的注脚。1945年8月,吴健奔赴松江省(今黑龙江省)延寿县开展革命工作,担任公安科科长。1946年任松江省省委书记张秀山的秘书。1947年任辽南行署干部科科长。1949年初,调至东北局组织部任秘书科科长。1951年任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1952年秋,调入沈阳市,任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1956年任沈阳师范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58年任鲁迅美术学院党委书记。1961年任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1969年—1972年文革期间,被打成走资派,下放到朝阳喀左安德营子大队劳动改造。1972年调至朝阳市辽宁省第一师范学院,任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平反昭雪后,调至鲁迅美术学院任党委书记,曾任辽宁省政协委员,1983年离休。1984年回长沙市省老干部休养所,任党支部书记,后进入老年大学继续学习。2006年5月回到沈阳休养。

  之所以选择回沈阳,是因为她早已把沈阳当作自己的家乡,“这里有鲁迅美术学院,还有我的亲人,沈阳就是我的家!”

  其实,吴健膝下并无子女,2006年回沈阳后,下岗工人单丽华被安排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于是吴健便认单丽华做了“干女儿”。近年来,吴健患了肠梗阻,还经历了心衰急性发作,如今只能靠注射营养液来维持生命,偶尔会吃些零食小饼干、喝点水果汁。但她一直很乐观,休息时喜欢唱歌,她最常唱起的就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采访中,吴老还兴致勃勃地现场为记者演唱了这两首歌曲,歌词竟然一句不差!

  单丽华介绍,吴老为人处事一直都很谦虚,她之前总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够高,所以至今始终不忘学习,认真读书看报听新闻。让单丽华感触最深的就是吴老勤劳善良朴素和宽厚待人的品格,她透露,汶川地震那年,正在接受治疗的吴老,还把手中的2.4万元积蓄全部捐了出去……百岁老人吴健的一生,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品德、思想,他们的精神永不过时,是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

  采访结束,吴老坚持要送我们出门,单丽华从后面抱起她,用自己的脚步带动老人的脚步,吴老站在病房门口,向我们挥手道别:“你们有空一定要再来呀!”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王秒/文李浩/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