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注脚

27.06.2018  15:46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和农村环保”工程,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山更绿、环境更优美,一幅“美丽辽宁”画卷徐徐展开,成为我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美注脚。

   铁腕治污力度空前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在朋友圈里晒蓝天白云,顺便展示一下摄影技术,成为很多辽宁人的新爱好。享受蓝天白云,呼吸清新空气,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效群众看得见。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和攻城拔寨的拼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贯彻落实国家“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省政府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方案,全力推进。

  拆除燃煤小锅炉、淘汰黄标车、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强化秸秆禁烧监管,“蓝天保卫战”持续升温。2013年以来,全省共拆除燃煤小锅炉1.7万余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100.4万辆;67台机组、2465万千瓦装机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80%。

  瞄准黑臭水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我省大力推动“碧水工程”,完成52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38座污水处理厂实现提标改造,省级以上工业聚集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针对水质超标问题,选取17条重点河流作为攻坚目标,启动河流水质限期达标工作。

  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我省2016年率先印发《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净土工程”有了实质目标。今年4月,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采样工作启动,为下一步土壤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着眼补齐农村环境短板,我省开展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4400多个村庄环境治理,全省近一半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坚持问题导向、铁腕治污,全省人民切实感受到了环境治理的成效。

  2017年,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277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5.8%,较2014年增加4.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下降24%。辽河流域从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大伙房水库水质继续保持Ⅱ类水质。总量减排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我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比2015年削减8.26%、8%、15.96%和13.83%,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指标。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治理能力加速提升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最重要的是压实各方责任,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过去五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了《辽宁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辽宁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年)》《辽宁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等十多个制度文件,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辽宁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了《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构建起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

  从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到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到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到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我省在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迈出了重要步伐,逐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我省着力健全环保督察机制,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2017年对全省4个市开展省级环保督察,今年还将组织开展10个市的督察,有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

  环保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环保、公安建立起执法联动机制,组织开展系列环境专项执法检查。

  扎实推进河长制。我省出台《辽宁省实施河长制工作方案》,率先建立五级河长制,同时将湖泊、水库、水电站全部纳入河长管理范畴。

  持续强化监督、以防促治。今年4月,我省启动“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5月,启动全省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对严重超标企业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

  创新管理模式。沈阳市建立全国首个集环境信访、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于一体的环保指挥调度平台“生态环保110指挥中心”,开通以来已接到群众投诉咨询信访案件1.77万件。

   绿色发展生动实践 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每逢周末,家住沈阳市沈北新区的曲福香,总爱叫上三五亲朋,来到不远处的七星湿地公园“度假”。

  而对盘锦市大洼区新立镇杨家村村民万国财来说,幸福则是不用再外出打工,在环境优美的村子里就能赚钱养家。“这两年镇里生态好了,搞起了绿色认养农业,租地、打工能赚两份钱。

  这样的幸福,源于各级政府发展理念的转变。

  五年来,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对保护与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牢固树立,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化为辽沈大地上一个个生动实践。

  巩固辽河“摘帽”成果,我省坚持控源、截污与生态治理三位一体,辽河水质持续改善,水中的生物种类不断增加。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端午小长假期间,尽管民宿价格比平时高了不少,但大洼区石庙子村的精品民宿还是供不应求。大洼区已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

  良好生态环境正在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每个辽宁人也都在努力成为绿色生活的主角。

  在新宾满族自治县,村民自觉进行着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引领着全省农村环境治理实践。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77岁老人丛日清,早晚在岸边遛弯时,会随手拾起不多见的垃圾,内心饱含着对家乡生态改善的珍惜。

  辽宁,正在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家园,让生活在其间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