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下雨北塔碑林今日搬家

18.05.2015  12:08

  

  

  如不降大雨,今天上午9时整,沈阳北塔碑林的117通古石碑和110余块石碑残件,将搬到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园的新家。目前,待搬的石碑是什么情况?如何打包?如何搬运?需要搬多久?它们的新家又准备得如何了?昨日,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提前探秘。

  石碑已整装待发搬家预计一个月

  昨日下午,在皇姑区崇山东路北塔公园北部,施工还在继续。北塔公园长廊中原树立的大大小小的石碑,已完全隐藏起了真面目。

  碑身被白色泡沫苯板包住,根基的四个脚用木头垫子做好保护,并用粗铁丝一圈圈缠绕在石碑身上。

  对于大殿内约5.5米高的石碑,则将碑首、碑身和碑座进行分解。

  在一些石碑外部,用黑色笔写着“碑有裂纹,需要修补”等字样。工人表示,有裂纹的不怕,已经用钢丝等措施层层保护了,搬到新家再修补,残件也将同样处理。

  工人站在长廊顶部,拆掉木质廊顶。据介绍,“连带将石碑从地上起出,给石碑打包,脚上都包上保护套,再到所有石碑缠上钢丝,200多块石碑及石碑残件,园内20多个工人,总共用了一个月时间。”

  如何起运?为不影响北塔公园的正常运行,搬家时,大吊车将从东门进入,通过临时修建的一条土路,将石碑慢慢吊起,装上货车。石碑需要全部“站在”车上,运输过程对车速要求严格。预计每一块的搬起、运输、落地全程需要至少4个小时,200余石碑搬家,预计需要一个月时间。

  因临时修建的土路对天气要求严格,如下大雨令土路泥泞,则货车无法通行,搬家需改期。

  工人介绍,打包之前,所有石碑都已登记造册,最重的一块碑近9吨,相当于6辆普通小轿车。此外,还有多个重约7吨的石碑。几乎所有石碑都重达1吨以上。

  新家还在施工“十一”免费开放

  从位于塔湾地区的舍利塔西侧进入,还是一条尚未修好的土路,石碑们即将搬入的是舍利塔东侧的一处正在施工的古建筑群——沈阳舍利塔盛京碑林公园,东至汾河街、西邻塔湾街、南至北运河南岸居民区、北至规划路,占地面积约9.22公顷,建设规模约5000平方米,分正殿、三个山门、廊门和游廊。

  游廊就是石碑们即将入住的地方,目前已粗具规模,只等石碑进驻后,加上房盖。

  这里是2014年11月开工的,预计今年9月底竣工,“十一”将免费开放。采用辽代建筑风格,碑林院按照义县奉国寺大殿建筑进行仿制。

  在“工程内容”中,北塔碑林搬迁是其中一项。工人介绍,游廊已经基本完成,是石碑进入的最好时机,若等安完房盖,石碑就进不来了。

  500多岁老石碑记载曹雪芹祖先“世居沈阳”

  北塔及法轮寺建于1643年-1645年,是清初沈阳东、西、南、北四塔寺中,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1985年,沈阳市修复了北塔及法轮寺古建筑群。 1987年,在北塔的西侧辟建了古石碑林。此后至今,辽沈地区挖掘出土的古石碑几乎都存放在这里。这些石碑记载了沈阳的历史,目前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塔碑林中主要有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石碑200余通。其中年龄最老的石碑是“重修沈阳长安禅寺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石碑上,还记载着曹雪芹祖先“世居沈阳”的内容,碑文记载“沈阳中卫指挥”曹辅和曹铭的衔名。据专家考证,曹辅、曹铭正是曹雪芹的远祖。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经淼张阿春昨日下午,北塔碑林的石碑已经打好包。新家还在施工中,白色游廊就是石碑即将搬入的地方。

  本组图片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经淼摄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
想发财动起歪脑筋 男子获刑
  从网上四处搜集下载淫秽视频存在网盘上,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