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若干意见》60讲(连载中)

12.05.2016  13:57
第一讲 这份文件的主体框架是什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是今年中央印发的第7号文件,4月26日正式发布,以“若干意见”的形式对新常态下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出指导。整个文件分为六大方面,每一方面下都有若干条款,共计26条。第一方面是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六方面是切实抓好组织落实,中间的四大方面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要求,即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是这份文件的主体框架。(记者/方亮 整理)

  

   第二讲   东北全面振兴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辽宁老工业基地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仍然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新兴产业发展偏慢;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结构单一地区(城市)转型面临较多困难,社会保障和民生压力较大;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基层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适应引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若干意见》中指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记者/方亮 整理)

  

   第三讲 东北全面振兴有哪些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的振兴发展格外重视,《若干意见》中这样描述东北的战略地位:“是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在国家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

  因此,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经济支撑带的重大任务,是优化调整国有资产布局、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客观要求,是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部署,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有力保障。(记者/方亮 整理)

  

   第四讲 辽宁的全面振兴有哪些根本遵循

  思路清,则道路明。辽宁全面振兴必须要有理念的指引,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四个着力”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为了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要求辽宁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互动衔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最终,要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记者/方亮 整理)

  

   第五讲 中央对东北全面振兴提出的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有近期,有远期。中央对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提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那就是:到2020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然后争取再用10年左右时间,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记者/方亮 整理)

  

   第六讲 在六方面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策。中央提出,要以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若干意见》 在这一部分共提出了六大方面要求,首先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下依次是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推进重点专项领域改革,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最后是对接京津冀等经济区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记者/方亮 整理)

  

   第七讲 怎样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的新体制新机制要求我们必须要理顺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若干意见》指出了东北地区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要着力解决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管得过多过细以及职能错位、越位、缺位、不到位等问题。

  如何解决?关键在简政放权,就是以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记者/方亮 整理)

  

   第八讲 如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优化投资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将对优化职能配置、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力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深化改革?《若干意见》在提出东北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的同时,也指明了改革的具体方向。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凡能取消的一律取消,凡能下放的一律下放。

  在“减少”的同时,还要“简化”。《若干意见》指出,要着力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尽量减少事前审批,同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九讲 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改善投资环境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需要,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着力”、推进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若干意见》指出,优化营商环境,要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开放活市场,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要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完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十讲 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市场进行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需要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唯有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才能充分激发其潜能,释放潜力和竞争力。

  《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真正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使其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十一讲 如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对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将起到重要作用。国企改革需要破除各方面体制和机制的弊端,减少前行的摩擦力,攻改革之坚,克转型之难,汇聚起内生自主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何改革?《若干意见》指出,东北各省区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具体实施意见。按照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类别推进改革,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引领,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扎实推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重组整合一批国有企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十二讲 如何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作用

  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核心任务。经济发展新常态倒逼东北必须走新路,这就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之路。人才和技术在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将起到支撑作用。东北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产学研转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将加速全面振兴的步伐。

  《若干意见》指出,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型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开展员工持股试点。(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十三讲 央企如何发挥先行试点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总部经济先行,通过争取中央企业来到东北设立总部,并利用这些总部的改革经验带动各地加快推进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模式和途径,发挥央企总部的试点改革示范作用,是东北地区国企改革的内在要求。

  《若干意见》指出,支持总部设在东北地区的中央企业先行开展改革试点。研究中央企业与地方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共建一批产业园区。加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东北地区中央企业的支持力度。(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十四讲 如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振兴过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若干意见》指出,东北地区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最终使民营企业成为推动发展、增强活力的重要力量。

  如何发展?在《若干意见》中同样能找到答案。《若干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促进民营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十五讲 如何促进民营金融产业发展

  金融服务是企业解决资金等困难的重要渠道,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将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常态下的新情况、新变化对金融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多渠道融资、优化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强化金融对经济转型的支持、提升地方金融整体实力,是东北发展的内在需求。

  《若干意见》指出,要改善金融服务,疏通金融进入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通道,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合规投资入股金融法人机构,支持在东北地区兴办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十六讲 如何发挥民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市场活力,需要大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促进一批民营企业集团加快主营业务的转型升级步伐和优质升级换代产品大规模产出。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轻型工业和新业态。《若干意见》指出,要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集团和龙头企业,支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发挥龙头企业示范作用的同时,增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进外部投资,吸引社会资金,吸纳内部资金,逐步实现产权多元化。(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十七讲 重点专项领域改革包括哪些

  深入推进重点专项领域改革意义重大,《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中央支持力度,允许国有企业划出部分股权转让收益、地方政府出让部分国有企业股权,专项解决厂办大集体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历史遗留问题。中央财政继续对厂办大集体改革实施“奖补结合”政策,允许中央财政奖励和补助资金统筹用于支付改革成本。稳步推进国有林区、林场改革,统筹考虑改革成本,加快构建政事企分开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深山远山林业职工搬迁和林场调整,支持重点国有林业局和森工城市开展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试点。进一步推进农垦系统改革发展。(记者/孔爱群 整理)

  

   第十八讲 如何推进农垦系统改革发展

  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发展壮大农垦事业,充分发挥农垦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去年底,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若干意见》把推进农垦系统改革发展列入重点专项领域改革,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垦系统改革发展的具体要求:理顺政企、社企关系,深化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份多元化改革,推进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提高垦区公共服务水平,支持农垦企业按规定参与国家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和境外农业综合开发。(记者/孔爱群 整理)

  

   第十九讲 如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若干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加强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努力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的对接,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东北振兴与俄远东开发战略衔接,深化毗邻地区合作。以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为契机,选择适宜地区建设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推进共建中日经济和产业合作平台。

      (记者/孔爱群 整理)

  

   第二十讲 哪些政策支持与日韩、欧美合作

  推动与日韩及欧美等国家(地区)相关合作是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这些国家开放,引入国际高端要素,是东北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创新与上述国家合作新模式上,《若干意见》中指出:以推进中韩自贸区建设为契机,选择适宜地区建设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推进共建中日经济和产业合作平台。推动对欧美等国家(地区)相关合作机制和平台建设,高水平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

      (记者/孔爱群 整理)

  

  

   第二十一讲 怎样扩大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

      辽宁是沿海省份,地处东北亚腹地,是联结亚欧通道的重要出海口。“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两大发展战略与辽宁关系密切,事关重大,中蒙俄经济走廊将成为我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载体,沿海港口将成为辽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

  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就要积极扩大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若干意见》 指出:要创新边贸方式,实现边境贸易与东北腹地优势产业发展的互动,促进东北进出口贸易水平不断提高。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优势产业、骨干产品走出去,重点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二十二讲 如何对接京津冀构建合作新格局

  京津冀与我省地缘接近,交通相连,经济互补性很强,依托这一区域发展空间战略,将为我省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技术、资本和优势产业走出去,提供重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对接京津冀等经济区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与京津冀地区融合发展,在创新合作、基础设施联通、产业转移承接、生态环境联合保护治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加强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能源保障、统一市场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建立若干产业合作与创新转化平台。(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二十三讲 与周边地区合作的重点有哪些

  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大省,辽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辽宁既沿海又沿边,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和出海大通道,发展的空间广阔。

  辽宁如何与周边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有效对接?《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辽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先行区。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推进东北地区与山东半岛经济区互动合作。支持东北地区与长江经济带、港澳台地区加强经贸投资合作。

      (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二十四讲 如何深化东北地区内部合作

  去年,辽宁和黑龙江、吉林共同建立了“一带一路”互动合作机制,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同时,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四个东北重镇也在抱团取暖,谋求在旅游资源、市场开发、产业升级、对外贸易等方面协同发展的新途径。东北地区内部深化合作将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新动能。

  《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东北地区内部合作,完善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支持省(区)毗邻地区探索合作新模式,鼓励开展协同创新,规划建设产业合作园区。加快推动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记者/孙大卫 整理)

  

   第二十五讲 如何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在辽宁发展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四个着力”为我们明确了新方向、确立了新坐标、提出了新任务。

  《若干意见》指出,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就是要坚持多策并举,“加减乘除”一起做,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二十六讲 东北装备怎样“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若干意见》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定位,控制重化工业规模、练好内功、提高水平、深化改革,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再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努力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区。做优做强电力装备、石化和冶金装备、重型矿山和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型农机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先进装备制造业,提升重大技术装备以及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水平,优先支持东北装备制造业走出去。(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二十七讲 怎样在全面振兴中加强融合发展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世界潮流,唯有秉持开放胸襟,在融合发展中才能共同进步。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的融合发展问题,《若干意见》提出,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开展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的综合集成应用。(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二十八讲 怎样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

  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是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内在要求。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而高端的品牌和标准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金字招牌。在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只有向高端化发展,才能打造出产品的品牌效应。《若干意见》提出,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设立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智能化升级。

      (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二十九讲 怎样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在《若干意见》中,着重强调了制定实施东北地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行动计划。而实施这样一个行动计划,就是要发展壮大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燃气轮机、先进发动机、集成电路装备、卫星应用、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若干意见》对不同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予明确方向,支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支持中等城市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中药、高性能纤维及高端石墨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三十讲 产业结构单一地区如何加快转型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通过创新实现优化升级、脱胎换骨,进行深化改革创新,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产业结构单一地区加快转型,《若干意见》 提出了很多具体措施:积极支持产业结构单一地区(城市)加快转型,研究制定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

      (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三十一讲 制造业企业怎样转型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发展、如何转型,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点。为此,《若干意见》着重把制造业企业发展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实施老工业基地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工作,鼓励企业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三十二讲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旅游等产业

  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休闲产业蓄势待发,国家对现代服务业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若干意见》着重强调,积极发挥冰雪、森林、草原、湖泊、湿地、边境、民俗等自然人文资源和独特气候条件优势,加快发展旅游、养老、健康、文体、休闲等产业,把东北地区建成世界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这样的发展举措,实际上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服务业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东北地区服务业市场的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三十三讲 怎样加快发展东北现代化大农业

  农业在东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加快发展东北现代化大农业?《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提升国家商品粮生产核心区地位,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等重大工程,支持开展定期深松整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补贴试点。重点支持东北地区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大型灌区基础设施。探索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畜牧业、园艺业、水产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三十四讲 怎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若干意见》指出,鼓励发展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培育绿色生态农产品知名品牌,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继续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提升就地加工转化水平,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基地。加强东北地区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三十五讲 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水平如何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是东北地区发展的“硬件”,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若干意见》提出,实施东北地区低标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改善路网结构,提升老旧铁路速度和运力。

  科学规划建设快速铁路网,尽早建成京沈高铁及其联络线,研究建设东北地区东部和西部快速铁路通道。规划建设东北地区沿边铁路。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加大对东北高寒地区和交通末端干线公路建设支持力度。研究新建、扩建一批干支线机场,鼓励中外航空公司开辟至东北地区的国际航线。研究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三十六讲 怎样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

  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在东北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解决“窝电”问题,是东北地区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几年,东北用电负荷增长缓慢,电源相对偏多且增速较高,加之东北外送电通道不足,对解决千万千瓦数量级的电力富余来说,还远远不够。解决这些问题,《若干意见》给出了答案:控制新增火电装机,有序发展清洁能源,研究建设电力外送通道,从供需两侧推动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

  从中可以看出,该解决办法远近相辅、点面结合,既能解决东北当前紧迫的“窝电”问题,又能促进东北电力工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记者/韩永刚 整理)

  

   第三十七讲 全面振兴对创新创业如何定位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双创”在全面振兴中的地位之重毋庸置疑,《若干意见》第四大部分对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提出了要求,给出了政策支持。《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科教机构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是鼓励创新创业的三个着力点。(记者/刘大毅 整理)

  

   第三十八讲 创新需要从哪几方面着手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东北全面振兴的动力之源。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到促进科教机构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再到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都是为了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激情,从而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将创新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充分发挥出来,为东北振兴积聚新动力。

  《若干意见》对创新领域给出了一个较全面的范围,指出,要把鼓励支持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记者/刘大毅 整理)

  

   第三十九讲 如何把握支持创新的政策

  支持创新必须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为此,《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研究制定合理的、差别化的激励政策,完善区域创新创业条件,全面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东北地区推进创新链整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科技服务机构等参加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和产业化之间的有效通道。组织实施东北振兴重大创新工程。支持老工业城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和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记者/刘大毅 整理)

  

   第四十讲 东北将开展哪些创新改革试验

  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在改革试验的基础上,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十分重要。为此,《若干意见》指出,支持沈阳市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完善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打破制约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

  在沈阳—大连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布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依托城区老工业区或其搬迁改造承接地,建设创新创业发展示范区,开展老工业城市创新发展试点。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鼓励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等方面探索试验。制定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知识产权政策。

      (记者/刘大毅 整理)

  

   第四十一讲 科教在创新中要发挥哪些作用

  科教机构一直在创新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若干意见》指出,要促进科教机构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扶持东北地区科研院所和高校、职业院校加快发展,支持布局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化中国科学院与东北地区“院地合作”,组织实施东北振兴科技引领行动计划。提高高校、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建设研发转化平台。引导各类院校办出特色,支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探索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记者/刘大毅 整理)

  

   第四十二讲 如何做好吸引创新人才的文章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破除阻碍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各种障碍,弘扬探索未知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为此,《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放在优先位置。研究支持东北地区吸引和用好人才的政策措施。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强化对科技、管理人才的激励。(记者/刘大毅 整理)

  

   第四十三讲 怎样吸引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

  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必须用创新的思路。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的问题,除了立足国内培养人才,还要面向海外引进人才,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更好的市场回报,充分发挥市场激励对海外高端人才的吸引作用。为此,《若干意见》指出,要支持在中心城市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率先探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人才。围绕产业升级核心技术需求,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对东北地区给予重点支持。继续实施老工业基地国外引智和对外交流专项。(记者/刘大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