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营口)海蜇节开幕

23.09.2021  21:57

9月23日,“2021中国(营口海蜇节暨中国·营口国际渔业博览会、东北亚(营口)农副产品展销会”在营口1861网红电商产业园盛装开幕。

营口市委书记李强、市政协主席王笑柳、市委秘书长王百胜、市委宣传部部长吴杰、市委组织部部长孙雨、市人大党组副书记徐启、市人大副主任李青、市政协副主席马荣芳、市政协副主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代萍等参加开幕启动仪式,营口市政府副市长高洪涛开幕致辞。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单位50余人参加此次开幕仪式。

市政府副市长高洪涛在致辞中希望营口市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依托东北最近最大的出海口——营口港和辽宁自贸区营口片区、综合保税区等东北独特的区位优势,借助北粮南运重要节点城市建设,立足辽宁、辐射东北,不断加强东北亚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建设,充分展示营口产业发展的新成就和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同时,邀请广大商家到营口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希望大家在营口找到投资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第四届中国(营口)海蜇节为期3天,以“海蜇飘四方,质量可追溯,生活有预期”为主题,着力突出数字、绿色、安全、可溯源等特色亮点。本次展会全部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共设立1个主会场、7个分会场、39个直播间,11家溯源试点,百余家参展企业,参展商品达到300余个品类。同时融合境内境外商品同步展销,以跨境电商直播形式,与泰国、韩国企业签订《农产品进出口协议》, 参与报道的传统媒体和线上互联网新媒体百余家。

本次“海蜇节”重点打造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订单农业和产品溯源系统,将区块链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融合,实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物流和销售信息全链条可追溯,使生产经营者、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能够共同参与,进而建立品牌、提升产品价值,促进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营口市是中国东北近代史上第一个对外开埠的口岸,山海关外的“百年港城”。如今,营口市是“北粮南运”的重要节点城市,营口港作为全国23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之一,海铁联运网络成熟,航线覆盖中国沿海30个主要港口,班期每月达420班次以上,运量占东北港口的2/3。

营口地处渤海辽东湾,大辽河入海口,属海洋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温和,夏无酷暑,秋季凉爽,冬无严寒。适宜的气候成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营口农业以“三水一牧一菜”(水稻、水果、水产品、畜牧业、蔬菜)著称,是辽宁省农业的缩影。

营口是我国海蜇的主产区,营口海蜇以肉质饱满、品质上乘闻名,是大海对营口人的丰厚馈赠,自古以来是营口人钟爱的美食,现在更成就了这座城市独有的节日,成为营口走向世界的桥梁。

营口海蜇主要品种为绵蜇和沙蜇,年繁育海蜇苗4亿头,年产量达35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年出口量约1.2万吨,占全国总出口量的80%。加工和出口量稳居全国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蜇之乡”。

十三五”期间,营口市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农产品品牌达到210个,营口海蜇、营口大米、营口大酱、盖州苹果、红旗葡萄等“营字号”品牌知名度持续升温。

营口市不仅盛产海蜇,更拥有完整的“一二三产”海蜇产业链,有近10万营口人从事海蜇养殖、捕捞、收购、加工、贸易行业,业务遍及全国及世界各地。国内海蜇加工企业80%以上由营口人开办,全国大部分海蜇品牌的实际加工产地坐落于营口市,上海各大水产市场销售海蜇人员90%来自营口市。现在营口人把海蜇行业从国内拓展到国外,从东南亚到非洲、从俄罗斯到南美,营口人把世界各地的海蜇运回家乡加工,又远销到世界各地,使营口成为全球海蜇生产、加工、贸易、流通集散整条产业链的核心。

据了解,本次海蜇节前期话题曝光量达到6000万,视频播放量达400万,开幕式线上签约额达6200万美元,线下签约额达1.8亿人民币。“海蜇节”的举办,有效打开了营口市农产品的销路,推动了海蜇等农业产业绿色、快速、健康发展,加速高集聚、强辐射、现代化的农副产品贸易集散地和东北亚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建设,提升了广大农户的年收入,增加了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责任编辑:王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