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为振兴发展提信心

07.03.2017  11:32

  砥砺前行看辽宁

  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为振兴发展提振信心

  ——访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

  编者的话

  为落实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的战略任务,坚定振兴决心、增强发展信心,中央网信办联合辽宁省网信办,于1月9日至14日开展“直击东北经济——辽宁行”主题活动。30余家媒体记者和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先后走访沈阳、大连两市的多家重点企业。那么,这次实地考察调研给专家学者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又令其作出怎样思考、得出哪些结论?通过他们的视角和笔触,无疑有助于外界客观了解东北真实的发展现状。基于上述考虑,本版推出系列策划,特邀知名专家学者撰文或进行专访,以这次考察调研所获得的一手材料为基础,点评分析辽宁振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献计献策,以此提振全社会信心,凝聚振兴发展合力。

  辽宁具备实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良好基础和精神风貌,要主动引领新实体经济

  辽宁日报:我们了解到,1月9日至14日,在中央网信办组织的活动中,您作为专家学者成员到辽宁进行实地考察,首先请谈谈最直观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冯俏彬:这次调研主要到沈阳和大连,在沈阳考察了辽宁省政务服务中心、清泉社区、沈阳机床集团、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等,在大连考察了瓦轴集团、高新园区众创空间、华录集团等。2013年,我曾到辽宁调研过,这次确实有些不一样的感受。第一个感受是辽宁省委、省政府这个班子的精神风貌很好,接触到的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很好,表现出很大的信心,能够感觉到他们在为辽宁经济振兴而积极努力。第二个感受是辽宁社会整体上是稳定的,商业比较繁荣,看不出萧条的迹象。在社区,我们在与居民交流过程中反复询问,得到的基本结论是,百姓的民生保障没有受到影响,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明显下降。第三个感受是辽宁的工业基础很好,尽管我们考察的几家国企都面临转型升级的困难,但毕竟家大业大,曾经的辉煌依稀可见。

  辽宁日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最近社会上也掀起关于经济“脱虚向实”的讨论。众所周知,东北在实体经济方面是具备优势的。通过调研,您对辽宁通过振兴实体经济来推动全面振兴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冯俏彬:目前,对实体经济的理解有一些新变化。在这方面,辽宁恰恰需要注意,不能抱着传统的实体经济定义不放,在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尤其要及时更新。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发展,“”“”经济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辽宁的传统制造业要实现由“”变“”,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需要接入互联网,接入网络经济,接入虚拟世界,但这并不表示“”。从发展方向来看,现代经济就是传统“”“”经济界限逐渐模糊的经济,也是传统经济与新经济嫁接的经济。在这种趋势下,谁能率先主动去拥抱这样一种“”,谁就能率先引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果我们囿于传统实体经济的概念,那么就很容易被落下,又错过了机遇。当然,虚拟经济的泡沫部分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我们说的是不能把向网络转移认定为“”,因为这只是空间形式的变化。辽宁在振兴发展过程中,不能因为认定自己一直做的就是实体经济而吃老本,以为保持老样子就行,这样会错过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会。我们在沈阳机床集团看到,企业不仅生产产品,而且提供服务,还在网上与千千万万用户发生联系,这个过程又会衍生很多新的、意想不到的增长点,空间和潜力很大。因此,我们现在讲的互联网经济或数字经济,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渠道扁平化”,以前产品可能需要十道环节才到达消费者手中,现在则只需要两道环节,这个过程应该理解为智能化过程,而不是所谓的“”。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有市场敏感性,在制造业基础上生发对接服务业

  辽宁日报:国企改革是东北振兴的一个热点难点。您在辽宁考察的主要是国企,发现东北的国企有什么特点?

  冯俏彬:辽宁的国企属于“制造业的制造业”,围绕重工业,以工作母机类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不像南方的国企那样主要面向终端消费者,无论从设备规模及厚重程度来看,还是从所需技术含量和经验累积来看,东北的国企都有种独特的厚重感,与南方的国企还是两个概念。

  辽宁日报:那么和南方的国企相比,东北的国企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冯俏彬:一方面,南方的国企距离终端市场更近,当然也有搞装备制造的,但不像东北的国企那样,普遍集中处于上游位置,处在产业链前端。另一方面,南方地区在国有经济之外,有一块相对活跃的民营经济,形成国有经济可以比较和参照的对象,进一步形成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人才、信息及各种资源相互自由流动的机制。因此,南方的国企面对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与东北的国企相比更有压力,但也更灵活。

  辽宁日报:既然这样,东北可否采取复制方式,变成南方那种面向终端消费者的产业结构?

  冯俏彬:我觉得不可,因为如果变成那样,东北和南方比起来仍然未必有优势。实际上,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轨迹都是带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的,完全彻底地转型非常困难。因此,立足于自身的历史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效嫁接,从而与现代经济对接,这恐怕更现实一些。

  辽宁日报:您认为,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东北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冯俏彬:我认为主要是传统制造业缺少来自终端市场变动消费需求的刺激,不对接市场。辽宁主要是传统工业,以装备制造业居多,其用户主要是工厂企业,这些用户的反应和变化,远远不如终端消费者那么迅速,其消费变化也不可能像消费者市场那样瞬息万变。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辽宁的制造业具备基础,但确实需要注入一股活水,这股活水就是终端要对接市场需求,前端要给压力,这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目前国企的体制机制不足以让企业产生对市场作出敏锐反应的需要。

  辽宁日报:经过这次实地考察,您觉得辽宁的国企在这方面做得怎样?

  冯俏彬:我们考察的这几家企业,如果连起来看,还是有一定逻辑性的。

  瓦轴集团,传统制造业的特点比较明显,也能制造一些高精尖的产品。

  沈阳机床集团给我的触动较大。它是一个老厂,但这几年自主研发出具有智能和互联特征的数控系统——“i5”智能控制系统,并由此诞生了世界首台智能机床,去年销量1.6万多台。最重要的是,这里面体现了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一个方向,即在制造业基础上和服务业对接。“i5”的一个主要亮点,就是厂方把智能机床售出后,同时与买方之间保持后期服务上的畅通。以往,工厂企业可能只是作为制造者,生产出设备产品就完事大吉了。现在,工厂企业必须由单纯的生产者身份向生产者与服务者的双重身份转换,也就是把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联系起来。这就意味着在制造业基础上生发出服务业,而且进一步对接服务业。

  华晨宝马是合资企业,步伐更快些。厂内联成一体,形成一体化网络,厂外用户又能与工厂保持终生联系,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也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和学习对象。

  由此看来,我们考察的几个企业看起来虽彼此独立,但无意间展示了传统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的三个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正好是一个逻辑链条。

  把优化营商环境上升到地方立法高度,为增强投资信心提供法律制度底气

  辽宁日报:放到国内省域范围的横向比较中,放到国际国内老工业基地转型的纵向维度中,辽宁要实现振兴发展,可以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在哪儿?

  冯俏彬:我认为归根结底可落在两个字上,就是“开放”。一方面是对内(民)开放,辽宁的市场要对国内其他地区开放,让人愿意到这里来投资、经商、办企业;另一方面是对外开放,辽宁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有对日、俄等国的经贸关系,这种天然的纽带比其他地区有优势。因此,内外之间的连接交换机制一经建立,再耐心地进行激活与完善,就没有理由不振兴。

  辽宁日报:我们注意到您在首届“凤凰政能亮高峰论坛”上关于东北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观点,这就牵涉到一个关键问题,即解决经济振兴并不能局限在单纯的经济范畴内,经济结构和因素之外的改革同样甚至往往更重要。

  冯俏彬:是的,实事求是地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所作的努力比较诚恳,从现在的做法来看,在全国还是领先的。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甚至上升到地方立法的高度,由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据我了解,这是东北地区首部规范营商环境建设的省级地方法规,在全国也是领先的。我理解,这就是地方政府针对社会上长期以来诟病东北投资环境,明文规定优化营商环境的各种条款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给社会各界释放一种信号,为增强投资信心提供法律制度底气,可见辽宁省委、省政府在这方面的决心之大。

  此外,辽宁启动了新一轮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其中有几个数字值得注意:一是精简处室85个,减少领导职数192个,核销人员编制100余个; 二是收回事业单位编制1.5万个。这里,事业单位改革,撤销机构并收回编制,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很多收费项目与事业单位相关,这种收费多多少少带有行政色彩,通过事业单位改革,向企业伸手的主体减少了,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与此相应,这部分机构转变为市场主体,同时增强了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减少财政负担,可以更好地惠及民生。因此,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助于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当然,仅靠一个条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要真正改变外界对东北的固有印象,真正优化营商环境,政府拿出态度只是第一步,其后如何具体落实民营企业平等的投资权,在总体上形成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使其同样得到保护,形成更加平等的政策和人文氛围,才是长期的着力点,需要从点点滴滴抓起,久久为功。

  辽宁日报:通过这次调研的感性认识,您会得出哪些理性思考的结论?

  冯俏彬:这次调研活动,就是要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向外界传播我们真实的所见所思,增进人们对东北的全方位客观认知。首先,尽管有内外压力,有全国聚焦,但东北振兴不宜操之过急,否则容易回到老路上去,那一定走不远,对此应该有定力、有耐心。其次,应该以开放的胸怀对待各种声音。最后,产业调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跟上节奏甚至后来居上都是完全可能的,对东北振兴应该有这个信心。

  □本报记者/谭 怡/史冬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