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雷锋裁缝”腿残不误勤学艺 免费授徒已10年

09.03.2018  18:12

 

  “只要想学,到我这,我都手把手地教他们。”家住沈阳市大东区的孙金刚一边忙着手里的裁缝活一边说。 

  1995年,孙金刚在亲朋好友和邻居的帮助下,做起了自己的小本买卖——一家裁缝店,有了养家糊口的手艺。 

  他也没忘记回馈社会:免费帮助低保户和残疾人学习缝纫手艺,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实现个人价值,也能尝到自给自足的快乐。 

  走进“金宏缝纫店”,25平方米的房间、三台缝纫机器、两把椅子、一个工作台,这既是孙金刚和苏宏敏的家,也是他们自力更生的小店。店内时不时走进一两个客人,改裤脚、修补衣服、改领子、裁剪成衣,两口子忙并快乐着。 

  “周围的人都知道他手艺好,不少人特意穿过两条街来找他改衣服。还有家住别的区的,坐地铁过来改裙子。”妻子苏宏敏看着忙碌中的丈夫说,在她眼中,丈夫孙金刚还有一处最让她钦佩,那就是对生活不妥协,对他人懂得感恩。 

  孙金刚5岁时,因药物中毒造成双下肢残疾。走路吃力的他,每次顾客想要改裤脚时,他都会亲自蹲下仔细量好尺寸,再扶着膝盖站起来,“我从来就不觉得自己是弱者,虽然我是残疾人,但我也可以像健全人一样生活,有自己的工作,养活家人”。 

  从小就要强的孙金刚初中毕业后,看着周围的同学、朋友有的工作,有的上学,都渐渐步入正轨,他有些着急了。一次偶然的机会翻看报纸,看到有裁剪培训班,他就有了学门手艺的想法。 

  “那时缝纫机还都是脚踏板式的,不像现在是电动的,对我来说,蹬起来需要更强的控制力。”孙金刚说,为了能和健全人学得一样,他没少下苦功夫。就这样,他于1995年利用家里20多平方米的插间,干起了自己的小本买卖。 

  “那时我这裁缝店也没有名字,没挂牌,为了让我能坚持下去,周围的邻居,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还有沈阳市残联都没少帮我忙,让我多接活,就这样,你帮一把、他帮一把,我这小店就维持到了现在。”大家的这份帮助,孙金刚至今还记在心里。 

  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帮助,孙金刚自己勤琢磨、跟着师傅打磨技术,手下的活越做越好。2007年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孙金刚获得第二名,2010年获得辽宁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服装制作第一名。 

  从2008年起,孙金刚开始陆续收徒。不管是低保户,还是残疾人朋友,只要有学的想法,孙金刚都倾囊相授,“裁缝手艺挣不了大钱,却可以自力更生,少给社会和家人添麻烦。我从开店时大伙就没少帮我的忙,现在我应尽我的一份力,帮助他人”。 

  孙金刚教手艺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到的器具等,“缝纫机、物料、零料、针线什么的都用我的,人来就行”。义务收徒的这10年,孙金刚没刻意数过教了多少人,反正有想学这门手艺的他都愿意教。 

  在孙金刚的眼中,雷锋精神很接地气,也很容易实践:每个人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对他人和生活懂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