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企业移民——辽宁经济升级版的新举措

05.06.2015  12:37

   作者:刘福龙

  新中国建立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国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东北丰裕的自然资源、较为雄厚的工业基地与背靠苏联“老大哥”的优势使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东南沿海站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列,我国的经济重心从北向南转移,东三省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沿海省份和城市。

  1978年,辽宁、黑龙江和吉林的人均GDP仅次于三大直辖市,但是到2001年,在全国的排位下降到第8、10和14位。尽管如此,东三省老工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整体中仍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以工业为例,2001年东三省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总计15924亿元,占全国的11.76%,实现的利润总额’723亿元,占全国的15.29%,因为东三省毕竟有原来的工业基地基础。如今,老工业基地发展速度缓慢,令国人揪心。面对中央出台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我们不得不认真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落后的原因,探讨其重新振兴的路径。为了让东北地区人尽其才,不再单打独斗式的孔雀东南飞;物尽其用,不再抱着金饭碗要饭吃;财尽其效,不再搞花架子面子工程;技尽其精,不再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往前走。我们必须加速推进人的观念转变,不妨采用当年建设新中国的经验:像当年支援三线建设、支援内地欠发达地区一样,发扬当年闯关东的奋斗精神,勇敢的走出去,把我们的人才、技术、管理、和具有相对优势的过剩产能充分利用,采用移民经济的手段,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企业移民。通过企业移民来加速推进东北经济振兴的举措,解决产能过剩,缓解人才就业难等阻挡辽宁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我们东北的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终归还要靠我们东北人的自我革命。为此我在辽宁省政协会议上提出我的政协提案:《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契机推进“企业移民”化解我省过剩产能矛盾努力实现我省经济稳增长的提案》。

  我的政协提案《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契机推进“企业移民”化解我省过剩产能矛盾努力实现我省经济稳增长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特别是总理李克强视察东北是强调:东北要重拾闯关东精神,给予我极大鼓舞。我的提案由于的篇幅所限,具体的核心内容没有展开,不少朋友和同行通过不同渠道向我询问和咨询企业移民问题。大家很愿意了解详情,我借这篇文章对于大家感兴趣的企业移民问题进行解读,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什么叫‘企业移民’?他与一般移民有什么不同之处?

  企业移民概念

  〖企业移民〗即在新常态下,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组织我省产能相对落后过剩、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或国内相对欠发达地区建设生产基地,把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装备、技术、管理、资本及过剩劳务整体向国内欠发达地区或海外转移,通过输出过剩产能向海外或国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方式消化过剩产能,这种不以投资为主体模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既带动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为解决我省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人才向国内外需要的地方输送缓解社会压力。老工业基地发扬闯关东的优良传统,勇敢的走出去。此举可以减缓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压力,也是辽宁经济升级版的新举措,这就是我所说的‘企业移民’的概念。

   我国移民经济的历史渊源

  其实,企业移民在我国移民经济中历史悠久,我所指的移民是往他地迁移居民,不是专指移民国外,也包括国内移民。移民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全世界不管社会制度如何和国家性质的不同,都很重视移民工作。

  移民经济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有久远的移民史。据《周礼·秋官·士师》记载:“若邦凶荒,令移民通财。”《管子·七法》:“不明于决塞,而欲殴众移民,犹使水逆流。”宋王安石《还自河北应客》诗:“塞水移民久,川防动众初。”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行篡》:“用兵移民之道,权衡也。”太平天囯石达开《白龙洞题壁》诗:“毁佛崇天帝,移民复古风。我国历史上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移民。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十大移民潮:1、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2、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3、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4、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中原地区的大规模移民。5、明末清初的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6、粤、闽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10国在内的广大区域。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7、晋商和陕北居民的走西口,形成了今天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汉族人口。走西口的时间,大概是在明代的中期开始,那么截止时间大概到清朝末年,其中的高潮应该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候数量是最大。8、山东、河北、河南的闯关东,形成了今天东北的多数居民。“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闯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山东又以胶东最多,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可以说,今天东北超过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个时期的移民。9、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人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大移民;10、新中国成立前后,伴随着解放军的南下,国民政府的垮台,大批军政人员、家属和富豪逃离大陆,前往台湾、香港、缅甸等东南亚地区和国家,有的甚至远赴欧美。

  建国后,随着国家政治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移民工程也没有间断,曾经有几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一是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是三线建设: 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区投入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如深圳,1000多万人,均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还有10万大军下海南等;报道说,有一亿多农民工,在城乡间往返、流动,恐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运动了。四是出国潮,改革开放以来,大批人出国求学、务工、经商,估计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有华人社区,但国人出国的主要目的地还是东南亚、北美、澳洲和欧洲;近30年来,已经在国外定居的,估计也有几百万人的规模。

  目前中国正在面临新型城市化、工业化,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流动人口约2.36亿,其中75%由农村流向城市,在工程建设中,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约2700万人。移民问题正是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工程移民的安置,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大规模移民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公共服务供需变化,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地区经济增长要素的改变等亟需解决,所以,移民工程势在必行,呈现无法阻挡之势。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移民经济。

  移民经济扩大了人类生存空间,促进了生产地理空间的扩大,人类文明的传播,生产地理空间的扩大,使迁出地、迁入地与人口这个基本要素相关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环境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导致生产生活、公共服务、公共设施、资源利用、生态和环境服务需求变化,它是一门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国向海外移民数量可能达450万人以上,超过了欧洲许多中型国家的全国人口总数;目前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为4543万,比加拿大全国总人口还多1/4!(注:数字引自国务院侨办11月15日在北京发布的首部《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蓝皮书)。随着时代的变迁,不仅海外华人华侨及子女渐渐融入当地社会,他们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报效祖国”纷纷放弃优越条件“辗转回国”的“叶落归根”变为“良禽择木而栖”的新一代的移民。

  除了国家有组织的移民工程例如三峡大移民、生产建设兵团外的移民工程,大多数移民都是个人行为。有些打着“有奶便是娘”式的“落地生根”而移居国外的人,还有“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誓言要“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 “天之骄子”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少数共和国的成功人士们,他们是怀着“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情怀或“有奶便是娘”的俊杰眼光对移民向往之徒,他们好像走得是那样义无反顾和如释重负。这么看来,好像广义释之为移民,狭隘讲就是逃难、甚至叛国。

   为什么说企业移民与常规的移民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移民。辞海对移民的解释有:1.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人;2.较大数量、有组织的人口迁移。与这两种释义相对应的英文词语分为immigration和resettlement,也可以用migration统称各种移民。移民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活动的总称,作为名词,是指人或人的集合(人群),即迁移人口的集合;作为动名词,是指人口的迁移活动。常规的移民活动对经济和社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移民是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移民使迁出地、迁入地与人口这个基本要素相关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环境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导致生产生活、公共服务、公共设施、资源利用、生态和环境服务需求变化,它是一门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凡是都有两面性,移民工作也是双刃剑:从移民工程的积极意义看,它是扩大了人类生存空间,促进了生产地理空间的扩大,人类文明的传播,生产地理空间的扩大,人类文明的传播,人种、民族的同化、融合,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的自我追求与自我完善,地区经济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等;另外移民工程也有它消极影响:特别是非法移民的出现,移民不当会导致族群、社会群体冲突,可能导致社会排斥和分裂,产生次生贫困,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增加国家与地方经济负担,恶化生存环境等。

  新时期的企业移民与与常规移民的概念和实质内容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所说的常规的移民是个体行为,风险性大,是有一种近乎于赌博味道。常规的移民分类有两种,一是按照移民原因分类:经济、战争、自然灾害、政治、宗教、生态、环境、工程移民;二.是按照移民自身意愿分类非自愿性移民——无选择权决定是否/如何;迁移自愿性移民——有选择权决定是否/如何迁移。其中非自愿移民的安置较之于自愿移民的安置更为艰巨复杂,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资源、环境、技术、心理等诸多方面。

  我们说的企业移民---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经过严格的挑选和有组织、有目的的集体行为,企业移民与与常规移民的概念和实质内容有着天壤之别。

  企业移民与常规移民最大的不同是移民的目的不同。

  常规移民广义释之为经济利益移民,狭隘讲就是实现个人目的,除了自然灾害逃难、战争之外的因素还有以政治目的移民,甚至叛国。

  企业移民的目的很单纯,很透明,就是通过全社会努力,解决产能过剩的社会问题,向外输出管理、设备、技术、人才,使输出地和输入地实现经济利益共赢。企业移民是由于经济环境恶化而部分民众改换生活地点的人口流动现象,分自然流动和有组织搬迁两种形式。

  老工业基地的新时期企业移民现象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性质是发挥老国有企业产能的集聚优势,改善下岗职工生存质量的经济行为,但是其所涉及的内涵与外延却不仅局限于经济行为,甚至改变了解决产能过剩的传统方式的一次创新改变等重大问题。因此就辽宁老工业基地而言,企业移民不仅是一个实践活动,也是打破传统理论概念的新探索。

  企业移民作为一种地方建设战略,尽快组织并使她取得初步成效,使广大下岗职工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的有效办法。在组织实施企业移民过程中强化大家对于企业移民的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移民观念,把移民建设纳入规范的制度化轨道是当务之急。企业移民过程中必须有缜密的组织性保障,企业移民是国家、地方政府、工业企业的组织行为,有缜密的科学性、有预见的计划性和简单易行的可操作性。企业移民主体是经过严格选拔,精心审查的企业精英,整个移民过程安全可靠,无风险,企业移民的个人合法权益安全有保障。企业移民的主体,是文化素质较高、较高,技术技能出众的优秀产业工人和管理者。企业移民的个人品德优良素质,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出众,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迁移目的明确,对于迁移目地的社会没有任何危害,他们的到来只会增加该地的GDP增长,加快该地经济发展,因此将受到迁移地的尊重和欢迎。

  企业移民主体是是企业,而这个企业并不是单指某个行业中的企业。这个企业是素有共和国长子美誉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曾经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的总和,而构成企业主体的‘移民’是涵盖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中的产业大军,诸如现在已经下岗的知识分子、老专家、有经验的管理者、技术骨干力量、工程技术人员,当年企业中技艺超群的下岗工人中的佼佼者。

   企业移民的积极意义

  企业移民符合国家战略。新时期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战略,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途径,更是顺应大势和地区发展需要、惠及沿线人民福祉的重大合作构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意义非凡,为企业移民创造有利条件。

   占天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业“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针对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是当前的主要议题。李克强提到,一是要尽快启动一批可以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十三五”规划项目可提前开工;二是着力扩大消费,加快发展旅游、养老、健康等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三是加快棚户区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四是发挥东北骨干企业多的优势,推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是一个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就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劳动力总量都将在8亿以上,这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就业压力还是相当大的。每年将会有上千万人口向城镇转移,这是一个潮流,我们可以引导、规范,但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这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种13亿人的共同意志和新一代农民的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发挥东北骨干企业多的优势,推进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决心为企业移民工作创造优越的条件并且指明方向。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
前四月大连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4月,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