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大腕儿”为沈阳振兴支招

26.09.2016  13:35

  代表们走进会场。  

  9月25日,2016中国规划年会连续举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与创新发展》、《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东北振兴的城乡规划讨论》三场平行会议,沈阳成为会议上专家讨论们的焦点,规划“大腕儿”们为沈阳新一轮振兴支招。

  优势:东北振兴沈阳是重要支撑点

  “以点带面提高发展效率。”一位专家这样对记者说。东北发展的“点”,在于四个副省级城市。“这四个城市占到东北整个经济比重的45.3%,东北可以考虑跨省区联动,结合三省的国家级新区,来创建新的经济贸易增长区。”而这其中,沈阳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战略重地、东北亚的地理中心、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节点。目前,沈阳已与18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经贸往来,与18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合作关系。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航空港,成为“一带一路”向东北亚、东南亚延伸的重要节点。

  沈阳经济体量大,目前占辽宁省经济总量的1/4,占东北地区经济总量的13%左右,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最重要的是,沈阳东北中心城市的地位由来已久,“1+7模式”的一体化、沈抚同城化,也会给沈阳带来强劲动力。

  “十二五”以来,沈阳在民用航空、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沈阳是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一。

  “展望未来,国家深入实施振兴东北战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中德产业园和“一带一路”战略等也为沈阳带来了重大机遇,沈阳会乘势而上,向着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既定目标奋力前行。”参会专家、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严文复对记者说。

  支招:勇于创新、勇于转型、勇于发展

   牛雄:留住人才让制造业升级

  参会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牛雄表示,制造业转型升级应该是沈阳振兴根本。他表示,沈阳的华晨宝马发动机、机器人、机床,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从而引领老国有企业产业升级,带动整个工业基地的升级,沈阳有潜力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沈阳在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探索道路上应继续砥砺前行。

  沈阳要力争留住人才为振兴服务,如果为更多的人才提供施展的机会,也不失为解决人才流出的办法之一。政府还可以通过营造软环境来吸引人才返乡。

   俞滨洋:沈阳要面向世界发展

  对于沈阳城市发展,参会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俞滨洋认为,目前沈阳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沈阳的眼光不应限于东北亚,而应把眼光放在全世界。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中,东北是重要的阵地,沈阳应该以此为契机,让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大市场。

  除了谋求世界市场外,俞滨洋认为,沈阳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还应苦练城市内功,沈阳应该规划好2049、2100的区域发展规划。面对实际问题,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城市病”,增加公共空间开发,加大历史文化的保护力度,以及交通顺畅度的规划。

   李晓江: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注意五点

  对于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参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表示,沈阳未来应该要从几方面去规划发展。

  首先,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增强竞争力,以及强大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其次,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要培育创新能力。特别是沈阳,要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城市的转型,要让“创新”与本地的产业基础、智力资源、区域需求等结合发展。

  第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国家中心城市需培育国际化的空间和场所,提升国际开放度。沈阳要加快建设国际交往功能,完善国际会议会展、国际交流等服务功能。

  第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要强化门户和枢纽地位,培育洲际、国际、国家、区域门户枢纽。在整个城市群范围内,建设区域化的枢纽体系和物流体系。构建多方式联运枢纽,促进运输结构优化。优化大都市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建设核心设施之间的便捷高效的换乘联运体系。

  第五,也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文化特质的创造。保护历史文化自然遗产,传承传统,创造特色风貌。建设人性化尺度的城市空间,营造开放、包容的城市社会氛围。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于海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