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让影视剧创作的“辽宁舰”扬帆远航

14.08.2015  12:09

   ——全省电影电视剧工作座谈会侧记

  大连《闯关东》影视基地

  《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拍摄地

  东北新闻网讯(记者韩雪颖)“辽宁的影视剧创作要打造‘辽宁符号’,提倡‘辽宁制造’,更重要的是让影视剧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够还原辽宁人的风貌,展示辽宁人的品格,折射出辽宁人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这是来自全省电影电视剧工作座谈会的声音。

  8月11日,全省电影电视剧工作座谈会在大连召开。全省电影电视剧专家代表,各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从事影视剧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和专业教育的代表齐聚一堂,参观学习,交流经验,也为我省影视创作未来的发展规划“把脉”。

  从早期的《篱笆.女人和狗》农村三部曲、《午夜有轨电车》,到后来的《闯关东》、《钢铁年代》、《守望幸福》、《我的娜塔莎》、《北风那个吹》、《钢铁年代》等作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使“大连电视剧现象”持续升温,由亮点成为品牌。

  “在创作生产中,我们坚持弘扬主旋律不动摇,传播正能量,与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传奇故事相结合,弘扬中国精神;坚持现实主义理念,始终聚焦平民,为民立传,表现平民的优良品质、坚强性格和生活情趣。”大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克力说,“高水准规划选题、高品位审美追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坚持不懈抓原创,提升了影视作品的品质,让它们真正做到了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今年4月,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王大花的革命生涯》获得观众好评。该剧讲述了一个来自于农村的具有喜剧人格的女性人物王大花(闫妮饰),她用亲身经历写就了一部农村妇女在国难当头的大背景下走向革命并完成自身成长的故事。这部影视剧的剧本由辽宁编剧郝岩打造,故事围绕大连展开,身为大连人的郝岩在剧中注入了不少大连元素。

  有媒体评论称,《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是用谍战手段来承载人物,这在谍战题材中尚属首创。综合而言,它兼容了谍战、喜剧、励志和爱情等多种元素,为后谍战时代的题材突破亮明态度。

  “编剧是一部影视剧创作的源头,创作中依托的是一定是辽宁丰厚的文化资源。我在创作中都会在剧里或多或少夹杂一点‘私货’,就是融入‘大连元素’,主人公才可能活得踏实、过得滋润、言行落地,这也符合‘文艺接地气’的要求。”影视编剧郝岩说,“推进辽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人才也是关键。辽宁盛产编剧,如何给更多的年轻编剧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对编剧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机制、扶持政策,挖掘更多编剧的积极性,这些机制都需要不断完善。”同时,郝岩认为,辽宁的影视公司应该做一些原创精品剧,这对于辽宁影视行业发展大有好处。

  沈阳市近年来每年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扶持的专项资金都超过1亿元,很大一部分用于影视剧创作生产,在题材上注重体现时代性,弘扬核心价值,突出地域特色,先后推出了电影《潘作良》、《国徽》、《郭明义》以及电视剧《漂亮的事》、《大路上》等作品;朝阳市同样发挥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创作了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深受观众喜爱的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中国地》、《老家门口唱大戏》,电影《传奇将军赵尚志》、《大枣红了》、《妈妈去哪儿》等。

  下一步,全省广播影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创作生产将坚持以“中国梦”为主题,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坚持两个效益相统一。具体采取五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强创作生产引导;二是争取政策资金扶持;三是推进影视基地建设;四是大力培育骨干企业;五是加快培养优秀人才。

  会后,第一次参加座谈会的郝岩显得很兴奋,“这次会议对我们影视行业有提气的作用,我们是有组织的,我们的影视创作有坚强的后盾,说明辽宁对影视剧创作越来越重视,是个非常好的开端。我相信,借助这次电影电视剧工作座谈会的东风,我省影视剧创作的‘辽宁舰’一定会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