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愿天下“留守儿童”再无殇

15.06.2015  10:36

  听不到爸爸妈妈温情的呼唤,看不到老师赞许的目光,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毫无保障,更要长时间承受与父母分处两地之苦,这群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9日23时许,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中年龄最小的仅5岁,最大的13岁,父母均在外打工。“面对一张张孤独、缺乏自信的小脸和一双双呼唤爱、渴望亲情的眼睛,有多少人的内心为之触痛?”记者不禁要问,留守儿童缘何频现悲情惨剧,游离在社会边缘的他们,每每进入公众视野为何总伴随着悲惨遭遇?

  事实上,在留守儿童问题经常出现的经济落后地区,为了摆脱经济困境,给家庭以更好的生活,父母外出务工赚钱几乎成了一种必然选择。那些远离孩子数百乃至上千公里之遥进城务工的家长们,无奈之下只得将孩子交由家中年迈的老人来照顾。可是这些老人年事已高,行动起来并不方便,照顾其幼童时往往不能做到绝对的保护。

  每年寒暑假,因监护人不在身边看管,导致儿童发生意外的案例屡见不鲜:

  2015年5月2日,南宁市良庆区大沙田5名男孩结伴去邕江玩,两名男孩不慎落水,一人尸体已找到,另一人至今未见踪影。2014年4月,贵州毕节一黎姓男教师被曝强奸女学生,据受害女学生家长统计,至少涉及12名女生,最小者仅8岁。2012年11月16日,毕节市七星关区5名流浪儿童在一处拆迁工地旁边的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后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直接地反映出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2%。正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往往陷于“亲情饥渴”困境。相比于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城市儿童,这个规模庞大的留守群体更需要来自各方的关爱。

  因缺乏亲情关爱,这些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无助感,进而导致焦虑、烦躁、悲观等一系列消极情绪的爆发,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畸变……研究表明:亲情缺失、生活照顾、安全保障、心理健康被视为留守儿童群体的4大突出问题,如何进一步缓解留守儿童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成长发展中,获得必要的情感慰藉和及时的家教指导,已成为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齐参与的紧迫工作。

  应该看到,若想留守儿童避免发生类似事件,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教育素质,增加他们的安全意识,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时政府要做好监护照顾的职责,为他们的生命安全铸造一道不易被冲破的围墙。让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愿天下“留守儿童”再无殇。(新华网北京6月11日新媒体专电 记者马意翀 张华迎)

 

刘宁当选辽宁省省长
  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2020教育厅
刘宁主持召开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 教育厅
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在辽宁教育学院成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