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开炉》首次赴京连演三场

07.06.2017  22:03

  6月4日19时30分,话剧《开炉》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这是该剧第32场演出。大幕拉开,只见舞台中央矗立着巨大的“铁炉”,在“铁炉”前,主人公淑玉身披长衫,手持长烟袋,义正词严地驳斥日本侵略者。大戏一开场,便剑拔弩张,充满戏剧张力,吸引观众即刻入戏。

   三千观众观看演出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此次赴京演出是参加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国家话剧院等单位主办了本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6月2日至4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开炉》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演出。这是该剧自今年1月上演以来,首次进京演出。

  在京三场演出,观众接近3000人,观众给予充分好评。话剧《开炉》是我省今年重点创作剧目之一,由孙浩编剧、宋国锋执导,辽艺中青年演员联袂演出。该剧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日寇统治下的沈阳北市场,以老字号“义和盛”铁匠铺三兄弟的传奇经历为主线展开,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普通百姓抗战故事。该剧深刻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描绘出沈阳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敌的壮丽图景。同时,该剧大量运用了东北方言和歇后语,并将相声、二人转、东北大鼓、京剧、评剧等艺术形式有机融合到剧情中,彰显出浓郁鲜明的辽宁地域文化特色。

  话剧《开炉》由于特色鲜明,受到了专家和观众们的好评。每场演出结束后,观众均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久久不肯离去。唐先生是辽艺的忠实观众,他在看过《开炉》后表示:“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戏非常棒,我曾看过《代理村官》《祖传秘方》。这部《开炉》更具有浓郁的东北黑土地气息,弘扬了爱国精神。剧本扎实,演员表演也很用心。真是好戏!”观众陈女士则对剧中大量的东北方言和歇后语很感兴趣,她说:“《开炉》 运用了大量的东北方言和歇后语,还加入了相声、评剧、大鼓和二人转,诙谐有趣。辽宁人艺这部戏独具地方特色,地域风情浓郁,非常吸引人。”现场还有不少组团来看戏的观众,也有民营话剧社团的话剧工作者慕名而来。130多分钟的话剧演出,很少有观众中途离席,儿童观众也能一直观看至演出结束。每场演出结束后,都有很多观众争相与主要演员合影留念。

   专家把脉 不断打磨

  为了进一步打磨《开炉》,6月4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在北京举办话剧《开炉》研讨会,八位北京戏剧专家参加。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艺术指导、剧作家李宝群认为,《开炉》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有老沈阳特色,讲述老沈阳人的故事,表现老沈阳人的性格和情感,可以概括为四大艺术特色:第一,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第二,人物刻画生动丰满;第三,注重戏剧的故事性与传奇性;第四,语言个性化,该剧语言兼具戏剧性与文学性。李宝群建议要好好地研究一下该剧结尾。让每个剧中人都有各自的结尾,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命运。此外,话剧姊妹篇《祖传秘方》和《开炉》这两部戏表现了鲜明的辽宁人艺演绎风格,这两部戏都注重了老年和青年演员的搭配,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宋宝珍认为,《开炉》以沈阳老北市场为基地,以抗战为背景,有真情有血性有气魄有阳刚之气。这个戏塑造出有鲜明性格特点的一组舞台人物形象。地域文化不是外贴的标签,而是从这些人物的行为选择、行为模式当中显现出来的。该剧主人公淑玉这个角色性格具有东北特色,敢爱敢恨,敢作敢为。宋宝珍表示,看辽艺的戏很过瘾,戏剧冲突强烈,敢于抒发真性情,能把戏剧氛围烘托到位,又不至于过火。她建议将该剧的表演细节进一步打磨。

   有望赴俄罗斯演出

  据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介绍,继沈阳、北京演出之后,《开炉》还将在上海等市演出,并有望赴俄罗斯圣彼得堡演出。目前,佟春光正在圣彼得堡与相关演出机构负责人接洽赴俄罗斯演出事宜。(王臻青)

本周六起沈阳迎来话剧展演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王海报道沈阳Syd.Com.Cn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