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择:财政花钱着眼长远 中期财政规划倒逼财政改革

26.01.2015  12:39

  每年底,各级财政部门都要编制未来一年政府的财政预算,做到来年收支“心中有数”。而伴随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今后在继续编制当年财政预算的同时,我国将引入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政府花钱将更注重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当前为何要启动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三年滚动财政规划都包括哪些内容?这一探索背后释放怎样的改革信号?新华社记者采访了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以及多位权威专家。

  用更长远眼光考虑财政收支

  实行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是工业化国家预算制度的一个共同特征。专家指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中国启动实施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特别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幅呈现放缓的趋势,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改进预算制度、建立财政收支管理新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从国际上看,中期财政规划的核心是支出限额控制。”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燕说,通过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强化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性,有利于解决影响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高财政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财政的本质是中长期的制度安排,财政支出也要有更长远的眼光精打细算。没有中期规划,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支出控制问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所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认为,实行中期财政规划,按照三年滚动方式编制,能弥补年度财政预算的缺陷,财政资金的安排更有针对性,使用效益会更高。

   中期财政规划要与国家发展规划衔接

  中期财政规划如何编制?根据国务院意见,与年度预算不同,中期财政规划的制定是滚动式的。也就是说,要在三年总的大框架下分别制定年度规划,然后逐年滚动更新。

  意见要求,中期财政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各部门也要树立中期财政观念,拟出台的增支事项必须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制定延续性政策要统筹考虑多个年度,可持续发展,不得一年一定。

  此外,对于农业、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扶贫、就业等方面涉及财政支持的重大政策,有关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建立中长期重大事项科学论证机制。

  财政部表示,下一步将在编制2015-2017年全国财政规划的基础上,做好2016-2018年全国财政规划的滚动更新,并指导各部门和地方开展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

  破解预算、规划“两张皮”

  专家指出,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在我国是新鲜事物,但此前一些地方试点也表明,推进这一改革并非易事,对各级政府来说是个新挑战。

  李燕认为,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难就难在如何破解预算、规划“两张皮”现象,约束政府短期化决策行为。如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有五年规划,但预算都是年度预算,两者互相衔接和约束作用难以体现。

  李燕说,原来政府预算只考虑年度范围,很多决策行为短期化,今年不会考虑明年预算的安排。但事实上,有很多预算项目肯定要跨年度的,造成地方和部门很多未来财政预算安排不定,编预算会“头戴三尺帽”。

  “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有助于约束政府的短期决策行为。”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说,地方行为短期化比较严重,预算的前瞻性不足。引入中期财政规划,通过财政手段编制三年期财政规划,能促进政府决策部署更着眼长远,有利于更好约束政府花钱。

  专家指出,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对政府整个执政能力有很高要求,避免政府随意决策。改革还将推进政府预算的公开透明,吸引更多公众参与,也是对政府执政方式的深层次改变。(记者韩洁申铖)

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1/23/c_1114107155.htm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