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门时报》:从质量宏观管理入手提升供给质量

17.02.2016  15:15

赵陕雄

      在新常态下,中央多次强调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2016年工作报告中,把“坚持质量为本,着力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列为今年第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要求全系统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如何提升质量供给水平?支树平强调:“要从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入手,制定实施建设质量强国行动计划,理直气壮地喊响质量强国战略,坚持不懈地推进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建设,进一步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

      从质量宏观管理入手提升供给质量。从组织角度看,要深入开展质量强国、质量强省、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建设,把质量宏观管理渗透到组织所有部门、从上到下所有的肌体里面去。质量宏观管理关乎经济振兴,关乎国运民生。无论是美国质量史上的定点超越战略,还是日本产品的咸鱼翻身历程,都是一个国家进行质量宏观管理的经典案例。“Made In Japan”和“Made In Germany”从劣质品的代名词,演进成高质量的象征,讲述的不仅是质量进步的故事,而且是国家战略的成功,改写的不是一时一地一个企业的产品声誉,而是一个国家的质量形象。这段历史,经常被质量界提起,却被企业界忘却。因此,要深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让质量意识渗透到社会每一个细胞,让质量强国建设深入人心,不断地推进质量共治,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的氛围,从而实现人人享受质量。

      从质量宏观管理入手提升供给质量。从系统角度看,要求质量宏现管理系统最优、接口可靠。因此,要大力推进质量法治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要落实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精神,让质量发展、质量管理沿着法治轨道运行。要把质量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长期、中期、短期质量发展规划,使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深入贯彻和实施。要及时制定年度质量工作的措施,明确任务,细化方案,出台年度行动计划,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质量工作责任。目前,对于通过质量提升对冲经济增长放缓,一些地方还缺乏系统思维和战略布局,还未真正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一些地方的规划有数量指标,少质量要求,更缺提升质量促进发展的具体项目措施。重视“速度”和“项目”,忽视“质量”和“效益”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虽然制定了质量战略规划,但基层在具体落实中稍显乏力;推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力度较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质量基础服务不足;一些地方质量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健全,一些地方虽然建立了,但在政策落地、规划执行、制度创新、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资金保障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质量工作机制的有效性没有凸显出来,政府负总责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量体裁衣”,科学制定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乃至环境质量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当制定质量专项规划,加快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步伐,系统推进质量工作。

      从质量宏观管理入手提升供给质量。从过程角度看,要强化质量统计分析,做到数字准、情况明、职责清,从而实现精准发力。目前,质监系统已开展了产品质量合格率、质量竞争力指数、质量损失率等指标的统计调查工作。产品质量合格率反映国家和地区产品质量状况,是政府质量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核心,2014年已正式纳入国家统计局法定统计体系。质量竞争力指数是综合性质量指标,至今已发布了12个年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现已纳入《中国制造2025》目标任务。质量状况分析通过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按季度形成报告报送国务院,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肯定。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是推动建立质量大数据平台,通过健全质量指标体系,整合系统内外各类数据资源,建立统一汇总分析、统一发布的工作机制,运用质量大数据资源,实现对各地区、各行业质量状况的动态监测和分析。

      从质量宏观管理入手提升供给质量。从结果角度看,要注重效果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推进质量工作考核。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是本届政府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无论是考核的组织实施,还是考核要点的指标设计,或是各地对考核工作的重视,都从一个个侧面见证了共和国迈向质量时代的步伐。质量工作考核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既是对政府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核查,也是对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诉求的回应,是促进各地领导干部转变发展观念,将经济发展方式由速度规模型转变到质量效益型上来,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力手段。质量工作考核推动了质量工作部署在各个地方的落地生根,推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同时,引起了各部委的高度重视,提升了各地质量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工作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特别是在机构改革关键时期,为巩固质量工作和质检职能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第三方评价,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用好质量考核这个“指挥棒”,确保考核实效。

      从质量宏观管理入手提升供给质量。从特性角度看,要提升供给的质量有效性,不仅要引导企业抓好产品的固有质量特性,比如说性能、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等,而且要引导企业抓好质量效益,比如经济性、时间性,还有安全、环保、节能等。经历长达3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当前,在局部领域出现了一种结构上的过剩。这种过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供给过剩,而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过剩,一方面在一些领域,企业普遍感觉竞争激烈、生存艰难;另一方面则是众多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主要“症状”是:异质产品不够,同质产品泛滥;高品质产品不足,低品质产品过剩;创新产品匮乏,冗余产品过载;社会“欲求”“应得”的产品欠缺,供给“已有”“多有”的产品“爆炸”。一言以蔽之,一些领域所谓的“供给过剩”,其实是供给的有效性出了问题,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不平衡,本质是供给质量特性出了问题。“僵尸”综合症的实质,是“无效供给”和“低质供给”这一“病毒”发作,“药物”无力回天而形成的一种“怪病”。结构性过剩表明一些产业“跑马占地”的阶段已经结束,从数量规模发展转到质量结构整合的时期已经来临。因此,在供给有效性诊断方面,要注意运用“PDCA”循环这一质量管理方法;在提升供给的效能方面,要发挥品牌的“效益倍增器”作用;在提高供给的安全性、绿色性、环保性等方面,要发挥标准的“话语权”和“硬指标”作用;在推进供给的国际性方面,要发挥认证认可的国际“通行证”作用;在提升供给的质量水平方面,要充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有效发挥计量、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从而实现由低水平供给向高水平供给的跃升。

      从质量宏现管理入手提升供给质量。从范畴角度看,不仅包括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还包括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环境质量、教育质量、医疗质量等。质量管理工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覆盖几乎所有区域的战略性管理方案。质量宏观管理,不仅涉及具体质量,而且关乎宏观质量。因此,不仅要着眼于注重提升经济质量,还要着力于提高社会质量,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路径切点看,要从实体质量和具体质量入手,从一、二、三产业质量提升入手。要积小胜为大胜,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实体产品质量和具体服务质量的提升汇聚成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强大动力,促进消费者的“双满意”,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规模快速扩张转变为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战略转折凸显了质量之重要。让我们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加强质量宏观管理,加快质量供给创新,狠抓质量品牌提升,真正发挥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在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对外经济新优势中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