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记录辽宁人奋斗脚步

07.06.2018  09:30

  今日,“00后”考生将走进考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的青春。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查金辉 摄

   不同时代辽宁人的光荣与梦想

  今天,辽宁18.5万名“00后”走上高考考场,他们将为12年的寒窗苦读交上一张阶段性的奋斗答卷。

  高考是人生奋斗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一代代青年通过高考的锤炼,才真正以攀登者的姿态屹立于奋斗大军之中。

  如果说“00后”的奋斗,是为了通过这次大考站在崭新的人生起点上,起航逐梦,那么前面每个时代的辽宁人,都对奋斗有着不同的感悟。

  “90后”的奋斗,是做新时代的开拓者,他们在互联网浪潮中拥抱新思想和新技术,他们用创变精神诠释着年轻无畏。

  “80后”的奋斗,是做新时代的奋进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守望着两代家庭,赡养父母,抚育子女。“蜗居”“裸婚”不能消磨他们奋力向上的劲头。

  “60后70后”的奋斗,是做新时代的担当者,他们的性格里镌刻着踏实和进取,他们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不论你是哪个年代的辽宁人,你一定是这些奋力前行者中的一员,品味过甘苦,也经历过荣光,以奋斗者这个相同的身份塑造着时代。

   00后的奋斗: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00后”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中成长,在他们看来,生来条件优越的人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他们更佩服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就的人,同时也习惯去追求真理和规则。

  马云等从草根成长起来的大咖成为他们的励志偶像。即便是谈到演艺圈的“爱豆”,他们也不会只看颜值。明星艺人奋斗的经历,更能触动他们的心。

  “00后”是学生群体的主流,对于他们来说,奋斗就是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吗?“00后”不这样认为——奋斗是成为更优秀、更强大的自己。爱我所爱,无问西东。

   看似贪玩却内心柔软 他们也有坚强的一面

  每天早晨5点起床,给爷爷喂饭,帮妹妹洗脸,送她去幼儿园,放了学还要去地里干农活……很难想象,这些事情是由一个12岁的小女孩扛在肩上。

  王郡熙来自于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她的经历刷新了人们对于“00后”娇生惯养、敏感脆弱、贪玩任性的传统认知。

  和其他十几岁的孩子一样,小郡熙也活泼好动、爱玩爱闹,见到好吃的也会犯馋,但她性格中却有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温柔和坚强。郡熙的爸爸、妈妈常年在新加坡打工,两年回来一次,爷爷瘫痪,奶奶身体不好,还有一个6岁的妹妹,王郡熙是家里的“小顶梁柱”。

  认识郡熙的人常用“坚强”来评价她,可她自己并未觉得吃苦,原因是内心充满了对家人的爱。每当邻居给她一些好吃的,她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妹妹,看着爷爷和妹妹吃,比自己吃更开心。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奋斗的意义可能还显得很模糊。奋斗的一种形式也许就是成长,就是不断去感知生活的意义,成为更懂事的孩子。

  王玥涵是葫芦岛市一高中高二学生,刚刚获评“2017年全国最美中学生”,是公认的学霸,身上有各种光环。但是让他真正感受到成长的一件事情,是发生在7岁那年。

  2008年汶川地震,王玥涵的父亲主动请缨到一线支援灾区。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伏案,母亲的颈椎病很严重。有一天他放学发现不是母亲来接,而是小姨把他接到了医院,母亲躺在病床上两个手臂都在输液。原来母亲是因为喝了中药身体不适导致中毒,险些失去生命。

  当时他很害怕,心疼地扑在母亲身上痛哭。让他意外的是,母亲很快出院了,他看得出来,母亲是不想让他担心,更不想让身在灾区一线的父亲担心。“我知道,能帮助妈妈就是做好自己,不让她操心;我更知道,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必须要学会勇敢、坚强和担当。”王玥涵说。

   成长在智能时代 科技比玩具更有吸引力

  虽然很多“80后”和“90后”小时候的梦想也是当科学家,但“00后”与科技的关系似乎更加天然和紧密。无人机、VR体验、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这些科技名词现在都已经成为孩子们的玩具,不断激发着他们对科学的好奇。

  2000年9月,王涵出生于锦州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5岁那年,父亲将一套电子积木交到他手上,父亲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家伙会从此爱上电子科技,建起属于自己的家庭实验室,并在10年后成为辽宁省科协和教育厅等单位主办的科技创新大赛的“科技创新之星”。

  小学三年级,王涵发现家里有一部父母不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于是他跟父母申请想“打开看看咋回事”。为了仔细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运转情况,他将电脑详细分解,却再也无法组装回去……从此,科创闸门被打开,王涵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小学五年级,王涵发现,有时候水已经烧开了,但母亲没有及时关火,造成能源浪费,干烧还会损坏水壶。他在发明中监控水的温度,根据水温调节燃气量大小,一旦水被烧开就自动关火。这套燃气智能烧水装置让王涵获得第26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

  很多同学独自在家的时候看电视没节制,王涵就想利用中考之后的暑假时间开发一套“有线电视及宽带智能时限综合控制系统”。王涵从2015年11月起开始研究,历时9个月,从选题、设计、研究再到制作和撰写论文都由自己独立完成。在克服一个个设计方面难题的同时,他不断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认为方案可行,他就立即组装。在兴趣的驱使下,他经常忙到凌晨,一个个地焊接元器件。由于是手工操作,尽管非常小心谨慎,也经常焊坏元器件,导致板子作废从头开始。目前,该设备已经申请专利,他凭此发明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二等奖,他也是辽宁省唯一一位获奖者。

   人生奋斗目标更清晰 一步步靠近梦想

  “从小学开始,我就想做一个企业家。”别看常天行现在只是东北育才学校的一名高中生,但他早早就确立了科技创业的理想,并通过一步步奋斗向他的理想靠得越来越近。

  常天行从小就爱好发明创造,时不时就会鼓捣出一个同学们为之惊讶的发明,为此同学们给起了个绰号“常博士”。

  对于常天行来说,奋斗就是一直专注做自己喜欢的科技创新,并把想出新点子变成一种常态。他通过网络学习了相关领域的大学课程,并坚持动手实践发明创造,带着一些发明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今年4月,常天行在第33届辽宁省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省一等奖,并获得入选国赛的资格。不久前,他的“户外交换式节能冰箱”还入选了2018年中国科协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项目遴选培训暨Intel ISEF冬令营项目,并受到评委青睐被推荐去国外参加“超级理科生”大赛。

  今天,首批“00后”登上高考舞台。调查显示,95%的受访考生已经考虑过选择什么大学和专业,超过1/4有明确目标,大多数有大概方向,只是还没确定具体院校专业。

  常天行的下一个目标是好好学习考入顶尖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很多成功的企业一开始都有一个精英创业团队,我想未来在那里会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创业。

  明年,王涵也将走进高考考场,他告诉记者,自己还没想好要报考的大学,但不管去哪读书,他都想选择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

   奋斗不局限于学习 要让自己更全面

  “00后”更加多才多艺,这是老师们公认的一个事实。“00后几乎每个人都有特长,每个班级都能排出一台节目丰富的晚会,而且艺术技能水平还都挺高。”一位老师介绍。

  在得知自己获得保送北京大学资格后,黄柏贺仍然坚持在学校学习,没有一天松懈。他不仅是同学们眼中的“学神”,更是儒雅的全才。只要自己能挤出时间来,他肯定不会错过篮球赛和运动会。艺术类的、运动类的活动他都愿意尝试去学,围棋、书法、电子琴伴随着他的童年时光。

  同样被保送到北京大学的高宇辰,是辽宁唯一入选国家物理集训队的选手。在高宇辰爸爸的口中,他既不会死记硬背,也不会“一有空就学习”。相反,高宇辰小学时就拿到了小提琴十级证书,并获得过皇姑区同年级象棋比赛冠军。

  “00后”早已刷新了人们对于学霸的刻板印象,学习好再也不等于“死读书”。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另一个层面的奋斗,那就是让自己更完美、更全面。

  王玥涵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应变能力,小时候就学习了播音主持,4岁时就在龙港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担任主持人。他还喜欢健身、游泳和书法,如今书法写的也有模有样。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兰晓玉 徐月姣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兰晓玉 徐月姣 张阿春 经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