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有”转型正当时

01.09.2016  23:08

  2016年,滚石上山中的辽宁紧抓“主线”再发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在辽沈大地徐徐拉开。

  惠当前,利长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稳增长都大有益处。

  “三去一降一补”,全省上下抢抓机遇、多策并举:去产能,上半年煤炭已退出产能350万吨;去库存,稳定各地房地产政策密集出台;去杠杆,我省发布首批PPP项目目录;降成本,“营改增”减税效应正在初显;补短板,“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沈阳全面对接。

  “有力、有序、有效”,省委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拼搏实干精神践行这一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合力攻坚,使得全省经济“逐渐趋稳、结构向好”的趋势不断巩固。  

   去得有力:锁定目标立下“军令状”  

  今年5月,我省8个产煤市政府和4家省属国有煤炭企业的负责人均收到一份化解过剩产能责任书。

  “责任书就是‘军令状’,签了字就意味着去产能‘开弓已无回头箭’。”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

  曾几何时,辽宁拥有全国最丰富的煤炭、钢铁以及石油资源,在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成为新中国的工业长子。而目前的境况似乎有一些窘迫,曾经引以为豪的钢铁、煤炭产能过剩,反而成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中一道待解的题目。多管齐下淘汰过剩产能已经迫在眉睫。

  化解钢铁、煤炭等重点行业过剩产能,成为辽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我省编制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方案,拟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化解过剩产能。

  同在5月,省政府与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目标任务加紧落实。

  根据目标任务,我省在今年要退出粗钢产能602万吨,其中仅辽阳县就有16家钢铁企业压减产能392万吨。至于煤炭,我省提出了用5年时间完成去产能计划。今年,拟退出产能1327万吨,其中,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铁法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家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就达到1200万吨。今年上半年,已经退出产能350万吨。

  “去产能不是一件小事,这里面的学问太大了,牵扯的利益太多了。”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意味着一些运营多年的老厂要关停,从生产经营到管理层面,从福利待遇到职工安置,所涉及的都是一些敏感问题。如何去产能,考验着辽宁人的智慧。

  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坚持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稳步实施化解产能工作,从资金支持、税费减免、职工转移安置、企业办社会职能移交、金融安全等方面给予相关配套政策,调动起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国企不是“铁饭碗”,而真正的“铁饭碗”是向市场要效益。全省各级政府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政府托底+市场分流”成为安置的主要模式。

  阜新矿业集团出台员工自愿停薪休假领取生活费办法和企业内部退养政策,鼓励员工自主创业,集团员工总数由2015年8月末的4.5万人下降到3.7万人。

  除了钢铁与煤炭的过剩产能,另一个压在辽宁人肩头的是房地产库存压力。而这一负担正在通过政策调整不断减轻。

  在沈阳市,市政府将今年棚户区改造任务从原来的24301户增加到25582户,对这些棚改动迁户将全部采用货币化方式安置。

  货币化安置棚改户,调动了政府、开发商和棚改户的积极性。法库县的存量商品房仅用一年时间就消化掉一半,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今年4月份已基本“消灭”了存量商品房。两地的房地产市场也由此逐渐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像沈阳一样,我省各市去库存的政策灵活而有力,今年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市场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去库存明显加速。

  与此同时,我省加强了金融机构的杠杆管理、政府债务管理,合理管控企业杠杆,对于各类风险的防控也更加坚决。

  今年,沈阳市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额度上限被核定为612亿元,上半年全市分三批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90亿元。据初步统计,被置换的存量债务成本平均下降50%左右,按照全市已发行的置换债券总量计算,平均每年节约利息支出20多亿元。  

   降得有序:由外而内减轻企业负担  

  “营改增实行这几个月,我们酒店的用水、用电、买烟、买酒在拿到增值税发票后都可以进行抵扣,无形中减轻了许多负担。”营口国际酒店财务负责人表示。

  企业生产经营最在意的就是成本。只有甩下不必要的包袱,才能使企业轻装上阵,挥洒自如。降成本无疑是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摆脱包袱加速前行的“推进剂”。

  企业的成本来自多个方面,有制度性交易成本,有税费负担,还有生产要素成本等等。为企业“减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综合施策,由外而内、环环相扣、有序展开。

  今年8月,我省再次取消调整行政职权事项178项。其中:取消68项,下放64项,调整管理方式46项。简政放权再出实招,目的就是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制度性交易成本一直以来遭到企业诟病,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减轻企业负担的关键之举,各地区、各部门在简政放权上都是力度空前。

  今年5月1日零时,全省营改增大幕正式拉开,这项最有效的降低税负成本改革正在有序推进。“改在服务业,惠及工商业”。一方面将使我省服务业企业直接受益,另一方面通过打通增值税链条,让制造业乃至每一个经济细胞都能受益。据统计,我省共有53万户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预计年减税将达到99亿元。

  不仅如此,“五证合一”“先照后证”“一照一码”“一照多址”,这些令人应接不暇的商事改革举措陆续出台,让创业者大呼过瘾。

  “除58项国家设立的涉企收费项目外,我省再无地方设立收费项目。”这则消息一经传开,不少企业家颇感意外。今年我省开展了严格的涉企收费清理自查,抽样调查显示,全省各地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除了有序排除这些来自企业之外的不必要成本,我省还在极力减轻实体企业自身内部的经营成本。

  上半年,全省14个市基本完成驻辽央企“三供一业”的核实和对接工作,正在制定“三供一业”设施改造的技术标准和费用标准。

  省交通厅出台14条新政支持企业发展。我省与山东、天津、内蒙古等7省区市成立了环渤海湾甩挂运输联盟,实现了物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区域合作,我省企业走出去的运输成本再次降低。

  与此同时,降低企业的社会保障费用刻不容缓。

  我省将职工生育保险纳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在全省失业保险费率已降至1.5%的基础上,要求各地适时适当降低企业职工失业保险费率,优化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同时,企业还可在5%至12%范围内自行确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困难企业经批准可适当降低缴存比例。  

   补得有效:瞄准振兴发展中六大短板  

  山城本溪,一家专门生产汽车智能滤光系列产品的小企业——辽宁金洋光电有限公司,最近迎来了一个好消息,该公司用一张专利证书就从本溪市商业银行贷出了174万元。

  金洋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过去很多知识产权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没能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如今改革实实在在地在眼前落地了,这笔资金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本溪市商业银行客户经理贾浩英从事贷款12年,这也是她第一次仅凭一张专利证书发放贷款。

  为什么以前做不到的事,现在就能做了呢?与其说是观念的转变,不如说是我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营造企业宽松优良的发展环境,努力补齐发展短板的结果。

  多年来,辽宁经济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不够均衡,有的板过长,有的板过短,在经济地图上呈现锯齿状,而正由于短板过短,拖拽了辽宁经济大盘的整体向好趋势。

  补齐短板,重在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助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以寻求供给和市场的高水平平衡发展。

  目前,我省提出着力在六大方面补齐短板,包括精准扶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加强创新创业保障体系建设、营造宽松优良的发展环境。

  六大短板可谓找得精准,既符合中央精神,也切合辽宁实际,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为辽宁的发展带来利好。

  而眼下,补短板带来的良好效果正在一点点显现。

  8月中旬,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与大连乾亿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投资20亿元,在长兴岛经济区合作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隧道掘进机制造基地。大连市装备制造产业拥有助力这一产业持续壮大的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与“中铁装备”的合作,将整体提升大连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像大连一样,以“八大重点领域”为代表的我省装备制造业正在努力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着力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辽宁的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在辽宁的全面振兴中,创新一直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省政府相继出台了《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这块短板也正在一点点补齐。

  今年7月,沈阳市启动了全国首个大数据双创行动计划。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聚焦“互联网+”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建设“产业+园区+联盟+平台”的产业创新体系。

  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为市场主体释放出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让沈阳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了精神上的追求。“双创”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力,今年前5个月,沈阳新增创新企业1.4万多户。

  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我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仍突破22万户,同比增长7.8%,创下历史新高,特别是私营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辽宁展现出较强的经济活跃度,创新驱动下,市场经济正在孕育新的发展动能。

  贫困人口是我省另一块短板。2016年,我省克服经济下行和财政收支趋紧的压力,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省委、省政府明确,到2020年,全省81万贫困人口要实现精准脱贫,179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15个重点县全部摘帽退出。

  “三去一降一补”,辽宁推进改革的步伐稳健而坚实,着力减少无效供给,积极扩大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辽宁全面振兴的基石必将更加稳固。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