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与转变方式并举 省财政全力支持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4.01.2018  12:40

      教育为推进辽宁的振兴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省财政也将其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去年以来,省财政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转变投入方式,全省高职院校生均拨款达到国家标准、高校财政拨款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校企联盟建设深入推进,辽宁教育事业发展得到了极大促进。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2017年是国家规定公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达标的最后一年。为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省财政厅积极筹措资金,在进一步加大省本级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省财政厅联合省教育厅下发了 《关于加强动态监控确保如期完成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目标的通知》,要求各市认真落实投入责任,加大经费投入。在全省各级财政的共同努力下,到去年末,我省独立设置公办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已经达到国家标准,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1%。

  在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上,省财政重点推动了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积极促进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先后对9个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给予支持。推动高水平院校和特色专业群建设,对1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60个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给予支持。这些举措使我省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专业建设、师资力量等得到全面提升,促进了我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除了教育投入水平的提升,投入方式的转变也是2017年省财政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亮点。去年年初,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代省政府起草了 《关于改革省属高校财政拨款制度 促进人才科技供需协调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我省省属高校的财政拨款从投入型转变为绩效型,按照高校促进辽宁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进行考核,并采取“事后奖补”方式分配财政资金。根据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对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科技需求的承接和转化情况,省财政部门核定下一年度各高校的基本支出数额,纳入年度预算,以引导高校动态调整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结构,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事后奖补”将成果与奖励挂钩,重点奖补我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急需的优势学科、依托校企联盟进行有效转型发展的高校和专业、校企合作共建生产型实训中心等。

      通过这项改革,促进了我省高校的转型升级发展,增强了人才科技供给的有效性,助推供需双侧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了教育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去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省财政厅还与省直相关部门一道,大力推进辽宁校企联盟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辽宁省加强校企联盟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加强对高中等学校、企业的引导、服务和考核,在经费投入等各项政策上向校企联盟建设工作开展得好的高中等学校、企业倾斜,保障了校企供需双方相向而行,共同发力。按照计划,到2020年,校企联盟对省内高中等学校、大中型企业的覆盖率达到100%。

      改革激活一池春水。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省省属高校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达到77.9%,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果。

      (记者 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