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以战略定力稳步推进经济振兴

12.08.2015  16:35

  对辽宁而言,今年并不平静。

  今年上半年,辽宁部分经济指标落在了全国后面,“下滑”成为今年描述辽宁的关键词之一。

  然而,辽宁的决策者们并未因此一蹶不振,与走低的数字截然相反,今天的辽宁在这个仲夏正展现着坚定的信心与腾飞的潜力。

  今年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后,辽宁省委召开多次会议,深入学习习总书记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辽宁省的主要领导也马不停蹄奔走于各县市、各产业园区,深入考察调研,寻求发展对策。

  7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走一线、抓问题、共探讨,辽宁省各级领导干部正以“热火朝天”的工作势头,对辽宁的经济“望闻问切”,为辽宁的发展注入活力,为辽宁的再次腾飞铺筑基石。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在今年召开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表示,要着力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增强对全省改革发展的前瞻思考和整体把握,保持定力,紧紧扭住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着力提升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能力,搞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先手棋”,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振兴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体制机制弊端,释放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创新活力。

   以战略定力走发展之路 持之以恒抓实体经济

  辽宁发展史上的1000多个第一,依靠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产业进步、技术创新。

  几十年后的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为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让很多人对辽宁的未来产生迷茫:辽宁的发展,路在何方?

  辽宁给出的答案是,保持战略定力,走稳走实走好发展路子,持之以恒地抓实体经济,同时,投入“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一轮发展浪潮,迎接辽宁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和“弯道超车”。

  在8月7日辽宁省委中心组召开的集中学习会议上,省委书记李希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种挑战因素和风险考验相互交织,如果心态不稳,就会纠结于“速度情结”,就会被各种杂音所扰所惑。老工业基地要走出困境、凤凰涅槃,还需要依靠具备传统优势的实体经济。但依靠不是固守,实体经济也需要与信息化高度融合以创新的姿态与方法赶迎甚至领跑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潮流。

  辽宁,也正在这样努力着。

  在沈阳市铁西区,随着中德装备园中德大街的雏形初现,沈阳装备制造业已走上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中德装备园的中轴线,中德大街已经完成排水管线等工程,全线竣工通车后,将从沈辽路直通宝马铁西工厂南厂区。铁西区委常委、中德装备园管委会副主任李宝军说,中德大街两侧,充满德国和欧洲元素的标准厂房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不久后,这里将成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走廊。

  据了解,中德装备园将重点布局智能制造、先进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工业服务四大产业簇群。在这里,体现德国品质的工业生产完美呈现:智能交通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生态绿地系统、国际商务簇群、商务会展簇群等。

  “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将在中德装备园这一平台上实现深度“握手”,并推动沈阳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加快由生产制造型向服务制造研发型转变。

   按“三严三实”做好经济工作 简政放权培育经济沃土

  市场环境曾是制约辽宁发展的瓶颈。当辽宁不再为指标和速度“操心”后,追求体制增效、结构优化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成为解决经济工作中深层矛盾和问题的重中之重。

  于是,辽宁向多年顽疾开刀,大刀阔斧简政放权优化市场环境。 7月14日,《省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向社会公布,明确了1928项行政职权,与2011年相比,精简了2/3;全省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由275个工作日压到40个工作日;在全国率先实行工商、税务、质监“三证合一”,极大方便了企业办事。

  位于沈抚新城的罕王微电子(辽宁)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额达30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亿只MEMS芯片的能力,年总产值100亿元,新增利税51亿元。这样的企业,曾是好多地方争相争取的对象,但最终该企业还是选择了沈抚新城。“之所以落户这里,就是因为沈抚新城的服务太到位了。企业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困难问题,沈抚新城领导二话不说,马上就办。”该公司总裁黄向向满意地说,“软环境好了,企业就会如鱼得水。”

  “项目落地首先考虑的就是制度成本,环境越宽松制度成本就越低。”这是所有项目投资者近乎一致的观点:宽松有序的环境就是最好的环境。

  降低制度成本就必须深化改革,此外别无他途。对此,辽宁给出的回答是,不为速度的一时波动而改变初衷、目标和方向,在转型发展这一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用于承受改革的“代价”、创新的“风险”、转型的“阵痛”。

  在辽宁,沈阳已下放34项市级权限到铁西区,铁西区为企业提供无门槛进入、无干扰建设、无障碍发展、无顾虑投资的发展环境,目前区审批服务局已正式运行,实行一站式办结;铁岭市在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提出为项目落地提供兜底服务,目前,兜底服务部门已达24个;辽阳市政府工作部门已由原来的40个精简到32个,取消了市政府18个部门、84项审批权限,并公开了21项缓征、停征、减免收费项目,并对涉企行为实行问责制……各个地市都在通过精简审批事项、转变政府职能,为自己准确定位,管住曾经“闲不住”的手,集中力量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以及公共服务的“盲点”。

  在此基础上,辽宁省委省政府还准备出台一份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措施,将营造培育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土壤作为“三严三实”专项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沉下身子、深入基层,弄清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发展的大势走势。把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作为紧要之务,抓好工业运行、项目投资、消费增长、外贸出口,促进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提质增效,努力促进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