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辽宁省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
9月9日-10日,“新道·建行杯”第二届辽宁省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东北大学举行。在先期预赛的基础上,省内38所高校的140个优秀项目展开终审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产生金奖21项、银奖40项、铜奖74项,20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奖。金奖项目将于今年10月参加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9月9日上午9:00,大赛开幕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蔡冠深报告厅举行。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李彧威、东北大学校长赵继、省教育厅副厅长孙华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学来、省商务厅副巡视员佟庆忠、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杜卓、竞赛专家委员会主任、沈阳化工大学校长李志义等领导、专家委员及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杨为群主持。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李彧威在讲话中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对大赛的顺利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了辽宁省互联网+大赛的组织成效。李彧威指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教育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联合十个国家有关部门共同主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助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大学生、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他希望,大赛充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比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完善的平台支撑和服务保障,并鼓励辽宁学子把握好时代机遇,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现实行动,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孙华林在讲话中指出,辽宁省当前正面对老工业基地振兴事业历史发展的机遇。互联网+对辽宁传统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对互联网+进行顶层设计,必将对全省经济实现转方式、调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孙华林强调,新经济形态背景下,高等学校作为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的重要发展地,有责任为辽宁培养大批工程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业、文化创意的创新创业人才。多年来,辽宁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大规模训练、体系化推进、融合式建设、全面发展教育的原则,以政策为领导、以专业为突破、以基地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以竞赛为手段、以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孙华林希望,全省各高等学校能够以本届大赛为契机,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全省高校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为辽宁新一轮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开幕式上,教育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创指委领导,东北大学校长以及协办单位代表共同启动大赛。
本次大赛采用高校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级赛制。省级决赛包括项目展、小组赛、路演赛三个环节,全体参赛队分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三个类别进行项目展示、答辩和投资人现场评估的现场比拼。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等。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产生金奖21项、银奖40项、铜奖74项,20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金奖项目获得全国总决赛资格。
本届大赛由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商务厅共同主办,东北大学承办,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行协办。大赛以 “拥抱‘互联网+’时代 共筑创新创业梦想”为主题,省内64所高校的3053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作品数量和学生总数均创新高。
(高等教育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