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 推动辽宁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04.07.2015  19:07

赵奎伟


同志们:

  今明两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围绕我省的艺术创作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交流情况信息,探索发展思路,明确工作任务,紧紧抓住举办省第八届艺术节的有利契机,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把我省的艺术创作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创作和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和艺术人才,推动我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下面,我着重谈两方面的问题:

        一、2009年专业艺术工作回顾

        2009年,全省文艺工作者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按照厅党组年初制定的“专业艺术出精出彩”的工作目标,开拓思路,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艺术创作、国内外艺术赛事、人才培养、重大演出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创造了新成绩。

  (一)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工作再创佳绩

  大家知道,在财政部和文化部联合实施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第一期评审中,我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获得“四连冠”的省份。从2008年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第二期评审工作开始启动。2009年,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排名第一)后,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二期)评审中,又获重点资助剧目第一名,实现我省第二期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作开门红,再次彰显了一个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蕴。

  (二)艺术创作扎实推进

  为了备战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我们将2009年确定为剧目创作年。在2009年3月份召开的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我们对全省艺术创作工作进行了深度思考,精心谋划了艺术创作的整体思路,制定了全年的艺术创作规划,确定了几部重点创作选题,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全年的艺术创作工作。

  (三)参加全国性艺术赛事捷报频传

  全国性重要展演活动和艺术赛事,是党和政府把握创作方向,推动创作发展,检验创作水准的重要方式。我省专业艺术在各种全国性艺术赛事中历来成绩不俗,在全国同行中有着深刻影响。2009年,在国内外许多艺术赛事上,我省选派的剧目和艺术家连续出击,捷报频传,产生强烈反响。

  (四)重大演出活动赢得赞誉

  2009年,全省艺术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利用多种形式,不断扩大演出覆盖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全省各级艺术院团的演出场次和收入都比去年有所增加,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我们还策划、组织了一系列重要的演出活动,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组织辽宁省京剧优秀剧目巡演。为了振兴辽宁的京剧艺术,扩大辽宁京剧在全国的艺术影响,推出青年人才,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于2009年6月组织实施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辽宁省京剧优秀剧目巡演活动。――与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辽宁省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优秀剧(节)目红塔演出季”活动于3月10日--4月25日在辽宁大剧院举行,在历时47天的时间里共演出50余场优秀剧(节)目,为辽沈地区人民群众奉献了一道道精美的精神食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与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共同主办了“祖国颂”辽宁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歌咏晚会,9月28、29日进行两场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为国庆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10月1日,组织大连杂技团、辽宁演艺集团演员参加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彩车表演,在首都北京展示了辽宁文艺的风采。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举办了辽宁省迎国庆舞台艺术演出周。这次演出周活动以庆祝国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宗旨,以精品剧目的演出活跃辽沈地区的文化氛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食粮。组织调集了一批省直及各市艺术表演团体的优秀剧(节)目,利用各种节假日的时间节点,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广泛演出:五一,劳动者之歌演出周;六一,花儿朵朵演出周;七一,红色记忆演出周;八一,颂我长城演出周;九二Ο,和谐诚信演出周;十一,盛世中华演出周。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同心乐文艺轻骑下乡演出等一系列演出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五)优秀剧目再创作工程初见成效

  2008年开始,省文化厅实施了辽宁省优秀剧目再创作工程,省文化厅和各市文化局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在全省选择了一些具有良好基础的剧目进行重新打造。2009年,我们继续实施这一工程,重点是市县级院团的剧目创作。

  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艺术工作者和管理者,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的结果,当中凝结着大家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厅党组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初步有这样几点经验体会:

  第一,抓艺术创作,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艺术创作说到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出科学规划。使重点剧目与其他剧目相统一,长线剧目与短线剧目相结合,各种类型和风格的剧目相协调,全省统一规划与各市各地区规划相促进,努力形成工作上的合力,形成整体而又梯次推进的格局。第二,抓艺术创作,需要具有强烈的敏锐性和洞察力,倾心感悟生活,善于发掘题材,树立精品意识。形成作品后还要通过不断演出不断实践,接受观众和市场检验,进而进行深度创作,全力打造精品,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创作繁荣。第三,抓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时刻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社会发展规律,使作品紧贴时代、紧贴社会、紧贴群众。同时,要有提炼有升华,即便是历史题材的作品,也需要彰显出精神上的教益和力量。

  这些年来,我们正是重视艺术创作的整体规划,着力抓了一些重点剧目的创作,规划了一批长线创作剧目,也安排了一批短期内就要出成绩的创作,以及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担负不同任务的剧目创作;我们充分利用我省艺术创作的优秀资源,打造艺术精品,实施了“辽宁省优秀剧目再创作工程”;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演出活动,开拓演出市场,推动艺术创作;我们积极推动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艺术家们认真践行艺术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等,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办好省第八届艺术节,推动我省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省第八届艺术节是今年我们艺术工作的重头戏,也是对近三年来我省艺术创作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验。自然,我们当前创作工作的重点就应围绕这项工作展开。下面,结合备战艺术节,就我省艺术创作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抓好艺术创作中的几个“统一

  艺术创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特别是舞台艺术属于综合艺术,从根本上讲,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遵循艺术规律,服从艺术规律。从创作过程上讲,一部艺术作品从发现题材、创意产生到形成作品、排练演出,涉及许多因素和环节,而且需要逐步深入,精心打磨。从投入力量上讲,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而是涉及方方面面,包括所有参与进去的演职人员,每一次演出都会有新的感悟,进而不断完善。还包括对作品艺术性的评估、营销推广的策划、演出市场的调研和预测等等,以使作品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创作出满足人民群众和时代要求的艺术作品,我想应当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艺术创新与传承的统一。在日新月异发展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文化多元发展的新态势,人们审美取向的新变化,都对文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胡锦涛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他还指出,“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缺乏继承的活力。”这就向我们揭示了,艺术创作不创新就会停滞不前,没有出路;同时又必须对优秀传统文化、对长期艺术实践积淀下来的好的东西搞好传承和借鉴。当然,创新应当是符合艺术发展方向、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需要、符合艺术规律的创新,而不是缺乏生命的为新而新;继承则应当是去芜取菁、去伪存真的继承,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有很好的实践,成效也很显著。因此,我们应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文艺作品的内容、风格、流派以及文艺体裁、形式、表现手段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多具有时代艺术风采和辽宁特色、辽宁风格、辽宁气派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和时代的要求。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文化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经济发展以文化力量作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承载着影响人、塑造人、改造人的历史重任,必须也只能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也是由精神产品创作与生产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精神产品的价值在于以优秀的文化价值的不断积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持,促使人的素质走向全面发展,实现以“”化“”,如果不讲社会效益就背离了文化艺术的本质。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产品也要遵循价值规律,也要追求经济价值。那么,这里的关键就是不断提高艺术产品的质量,更多地创造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优秀艺术作品,在增强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概括起来讲,就是在艺术实践中,我们既要能创作、创作精,能演出、演出好,也要善于把握市场规律和走向,懂得经营,能够开拓市场。年初,我们对省直艺术院团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的五台精品剧目演出经营情况做了摸底了解,这些剧目自创作公演以来,每年都安排演出,场次达几十场,演出也有一定的收益。事实证明,艺术精品既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同样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创作和生产中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准则。

  雅与俗的统一。近些年来,大家可能都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在“适应”市场的招牌下,大量低级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大行其道,高雅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有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如何处理这种现象,我们在具体实践中、在生存发展中时常受其所困扰。但无论如何,我们在艺术创作上始终要遵循艺术规律,要把源于生活的东西提炼升华,把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和美好的艺术情趣传递给人们,使我们的作品给受众以持久的影响,而不能使作品仅仅诉诸于人的感官刺激。当然,我们追求的“”不是高高在上,孤芳自赏,脱离群众;但“”则坚决做到不低俗、不媚俗,不恶搞。近几年来,辽宁人艺创作的话剧《父亲》、《矸子山上的男人女人》、《黑石岭的日子》都是取材于普通的百姓生活,同时把普通百姓的思想境界、人生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向我们诠释了,“”是思想性、艺术性之雅,“”是群众性、观赏性之俗。即便老百姓对高雅艺术有时会存在欣赏上的障碍,那就更需要我们去引导,使我们的优秀作品真正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审美需求,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基础和价值取向,创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民族精神。

  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我们常说,真正的艺术家首先要成为思想家,简单讲就是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化作深度思考和求索,再释放到发现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中去,创造出符合生活真实的艺术真实,创造出具有深刻洞察力的舞台艺术作品,赋予其思想性。同时,艺术家也应以高度的心灵自由,把握艺术规律,把作品的思想性透过高操的艺术性展现出来。同时,应当是讲思想性但不流于说教,讲艺术但不流于形式,使二者有机融为一体。我们的艺术创作应当坚持高目标、高起点、高要求,同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自主创作与借助外力的统一。我省艺术创作的发展繁荣从根本上讲应当立足自身,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创作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有战斗力、覆盖全省而又可持续的队伍。同时,也应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借助外面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人才来充实我们的创作力量,正如郭厅长多次强调的,对于有些拔尖人才不能为我所有,可以为我所用。有好的剧本可以用,有好的经过充实能够变为好剧本的“点子”也可以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多了解多掌握有关情况,多关注多跟踪有关动态,不断丰富我们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渠道。

  (二)以艺术节为平台,推出更多的艺术精品和人才

  辽宁省艺术节自1989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十几年来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舞台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迄今为止,我省有5部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5部作品获得文化部的文华大奖,20部作品获文华新剧目奖,14部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称为艺术精品创作的“辽宁现象”。实践证明,艺术节已经成为我省优秀作品产生的重要平台,成为抓好我省艺术创作,打造艺术精品的有效途径。同时,举办艺术节不仅可以充分展示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繁荣艺术创作,促进文化交流,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而且是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推动辽宁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与此同时,艺术是一个需要人才的事业,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艺术人才队伍,关系到我省艺术事业的长远发展,永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我省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确立人才发展战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去年底,为了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推出优秀人才,推动我省文艺事业薪火相传、发展繁荣,根据我省文艺事业发展的现状,省文化厅党组决定,实施辽宁省文化艺术“薪火工程”。选择一批优秀的老艺术家和富于潜质的青年文艺骨干,拜师结对,重点培养,形成青年艺术工作者学习、成才的良好机制,走出一条富有辽宁特色的培养拔尖文艺人才的新路子,为促进我省文化艺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形成雄厚的人才储备。各市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然而,随着人员老化和各种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我省文艺队伍青黄不接,缺少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行当不全、艺术后劲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成了我省文艺发展的瓶颈,影响着我省文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希望我们各个方面能够很好地利用举办省艺术节的有利契机,有意识地打造一批精品剧目,培养发现和推出一批新的优秀的艺术人才,使我们的艺术事业永葆活力和发展后劲。

  (三)以艺术节为依托,促进我省演出市场和谐发展

  艺术精品必须通过广泛的、不间断的演出才能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才能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而文化主管部门的责任,是为艺术精品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从而攀登舞台艺术的高峰。这是艺术作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来,省直及各市艺术院团的演出状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演出场次、收入逐年增多,受众群体逐年增加。但是就整体而言,我省的演出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院团的演出也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为优秀文艺作品的演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通过建立健全公益性演出补贴等制度鼓励优秀文艺作品,开展形式多样的演出活动。

  实际上,举办艺术节除了推出新作新人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院团、为这些新的剧目搭建演出平台,为艺术产品寻找市场。今年的艺术节,为全面展示自上届省艺术节举办三年以来我省专业艺术的创作成果,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拟组织25-30台我省省直及各市、县艺术表演团体最新创作的原创剧(节)目,在沈阳市进行集中展示,并在艺术节期间安排优秀剧目在省内各市、县进行展演,向广大观众汇报我省最新创作的优秀艺术成果。届时,我们将采取公益性演出和市场运作两种方式,搞好演出活动,丰富节日内容。同时,将努力争取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为新剧目的演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把本届艺术节真正办成“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今、明两年,全国将有一系列最高水平的艺术盛会等待着我们去参加,我们肩负的创作任务十分繁重。5月10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将在广东省举办,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黑石岭的日子》和沈阳评剧院的评剧《我那呼兰河》代表我省参加文华大奖的角逐,我们期待着他们载誉归来。5月底到6月初,上海世博会“辽宁活动周”也将举办,我们组织的辽宁艺术代表团将在世博会上展示辽宁文艺的风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二期)评审工作今年继续评审,我们还将拿出优秀的精品力作来捍卫辽宁文艺大省的荣誉。

  文化建设是国家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文化战线的同志肩负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让我们团结一致,不断进取,努力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意愿的精品力作,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出精神美食,共创我省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美好明天。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
这个周末可来沈阳市图书馆看展览听讲座
  辽沈晚报记者朱柏玲报道 在这个周末,辽宁频道
大连个性化服装定制专题论坛昨日启幕
大连个性化服装定制专题论坛昨日启幕 为建设个辽宁频道
牛河梁遗址开启新一轮考古发掘
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T3平台建筑是重点 牛河梁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