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小时筹款100万=辽沈爱心速度

10.02.2018  14:02

  珠五校长佟宁芳:

  爱心凝聚的力量创造奇迹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凑够了孩子的救命钱,我和老师们也没想到。这是大爱传递正能量的作用,是爱心凝聚的力量所创造的奇迹。

  其实,在信任的基础上,大多数人都乐于奉献自己的爱心。这个孩子的求助信息发出后很快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实名证实,包括我自己也第一时间为他实名证实,并留下了电话。人们在看到这样的信息后都积极伸出援手为这个孩子捐款,在各自的朋友圈帮助转发消息。

  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款转发,其中包括皇姑区的很多领导,整个过程中,我看到很多不相识的人也在为这个孩子捐款,让我感受到大家对我们的信任,感受到这个社会正能量满满。那段时间手机基本不离手,不停地刷朋友圈,对大力支持的朋友一一回复表示感谢。

  这件事也给全校师生很大的信心和鼓舞,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在危难时刻好心人是这么多。

  一开始知道这名学生病情严重时,我非常心疼,“一定要让这个孩子好好地重返校园。”我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段话是写给这个孩子的——“孩子,你要坚强起来!我们和你一起战胜病魔,春天就要来了,孩子你得回来,去看校园的银杏树哪一棵先发芽,去校园小农场再去种一颗种子,回到操场和小伙伴打一场篮球赛……我们等你回到珠江五校的家。

  这个孩子的治疗可能要经历很长时间,开学之后,学校会发动学生们与他建立通信联系,通过信件给他鼓励,帮助他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帮助他快点儿康复起来,重新回到珠五大家庭。同时,让全校学生都了解这件事,亲历这件事,从而感受到社会的善和爱。也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参与,对幸福有重新的认识和理解。幸福和快乐不只是在得到礼物或考了100分时,帮助他人奉献爱心获得的幸福感会更深刻持久。
 

  珠五党委书记魏劲松:

  不求回报的善举反映的是人心
 

  最先知道孩子消息的是班主任老师,她第一时间在自己朋友圈转发消息,同时把消息发到了学校的班主任沟通群中,希望同事们能把消息传播出去,让更多人来帮助这个学生。

  随后,这则消息在学校各个工作群中迅速传播开去,全校所有教职员工无一例外,都转发了朋友圈。

  我最开始是在学校党委群里看到这则消息,看到自己的学生遇到了这么大困难心里特别着急,跟老师确认相关信息后,马上捐款并把消息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同时也在微信群里号召全体党员教师在朋友圈里积极转发这个求助消息。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真切地感受到了学校核心团队凝聚力的强大,那两天,所有的教职员工都积极行动起来,尽己所能地帮助这个学生,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帮助这个学生。

  一开始,谁也没有想到孩子的救命钱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凑齐,但结果让我们所有人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还记得1月26日刚转发消息不久看捐款才只有3万,下午再看时就已经几十万了,第二天钱就已经凑够了。无需监督、不求回报的善举,反映的是人心。孩子好了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德育副校长段永刚:

  奉献爱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当时我在外地出差,有一段时间信号不好,没及时看到这个消息。后来有了信号,一看朋友圈,发现一个学生的求助信息已经在朋友圈、学校的各种群里转发刷屏了,我也赶紧捐款并转发消息。

  回到家后,我一整天几乎都捧着手机,时刻关注捐款情况和朋友圈动态,或转发,或回复留言,或向帮助转发、捐款的朋友表示感谢。妻子感觉到了我的反常,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也马上行动起来,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

  后来了解到,不仅是全校老师在积极帮助这个孩子,他们的家属、学校的家长们也都在帮忙捐款、转发消息。

  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如果在学生生命受到威胁时没能伸出援手,那将是后悔一辈子的事。

  在学校教职工看来,捐款、转发消息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举动了,因为学校在践行公益,实践“”的校训之路上一直在努力。

  2013年,偶然得知西藏金嘎乡小学的学生们缺少过冬的衣服,全校就发起了一次捐助行动,仅仅一天,满满两大邮政货运车就被装满了。因为这个乡小学偏远不易被关注,加上邮寄业务到这里也十分困难,所以这里此前从来没有获得过捐助,那里的学生在得到这批捐助后都非常开心。

  抚顺发大水那年,受灾学生们的课本都被冲走了,珠江五校就发起了捐赠课本的行动,学生们把自己的旧教材都捐出来送给受灾的小伙伴。

  校领导有一次去东北师范大学开会,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吉林市的林区学校缺少图书馆,回来后就发起了捐赠旧课外书的行动,全校师生都积极参与,这些行动也提升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主任王新光:

  连平时团购水果的群都转发了
 

  最开始看到消息是在班主任微信群里,那时候我跟孩子在一起,我孩子也在珠江五校上四年级,当孩子从我口中了解到五年级的小哥哥病重急需救命钱时,也跟着着急起来,对我说,“妈妈,我们一定得帮帮这个小哥哥,让他尽快好起来。

  我随后捐了款,并马上在自己的朋友圈把这条求助信息传播出去,在生活中的各种群里也都转发,连平时团购水果的群也都转发了。

  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我身边的人都非常有爱心,我群里的所有家长都捐款并帮助转发消息。他们都为救助这个孩子的生命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两天,老师们基本上心里牵挂的都是这个学生,朋友圈被这件事刷屏。我们的校训是“尊重、平等、爱”,平时我们一直在宣传并践行。这次是遇到了一件大事,大家心中的爱更是齐刷刷地都爆发了出来。
 

  佟宁芳

  魏劲松

  段永刚

  王新光

  刘健

  刘丽敏
 

  班主任梁丽荣老师:

  他就是我的孩子
 

  珠江五校梁丽荣老师从三年级开始接手鹏鹏所在班级,鹏鹏的病情一直被老师和同学们牵挂着。老师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信息是鹏鹏贫血需要休养,根本没想到严重到卧床的地步,更没想到治疗费用需要上百万元。

  五年级上学期,鹏鹏一直在治疗,期末时,梁老师给董瑞打电话,希望鹏鹏参加班级联欢会,这时她才知道鹏鹏需要骨髓移植。

  1月26日,董瑞给梁老师发了一条微信,希望老师帮忙转发。老师看到鹏鹏的照片泪水一下就涌出来了,捐完款,她转发并附上这样一句话——“难以相信这样的不幸会降临在我的学生身上,昔日那个活泼懂事的小男孩被病痛折磨得让人揪心,您的仁爱之心将重燃一个生命之火,您的倾情相助将托起一个家庭生的希望!

  梁老师在学校班主任群中转发求助信息,100多位班主任又转发到各班级群中,很快,4000多名师生的爱心被点燃。

  当晚,爱心账户中已经筹得了60万元爱心善款,夜里,账户捐款金额仍在不断攀升,到27日晨已经达到80万元,距离完成百万心愿仅剩20万元。

  老师们发起第二轮转发,“仰望阳光,世界温暖如春,感谢大家转发。”“满目大爱,温暖为向,38小时百万筹款瞬间成功,因为有你们,这场爱的比拼我们赢了!

  多么希望春天来临时,我亲爱的学生能够重返校园,那,我一定会拉着那个幸福的小男孩来到你们的面前,让他亲口对你说声“谢谢”!

  1月27日晚,梁老师在朋友圈中写到,“亲爱的宝贝,请你一定要康复,老师和同学们在等你!

  为鹏鹏捐款在全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微信中刷屏,“已转,已捐”的信息在微信群中滚动,老师们用“感谢”的词语进行一一回复。
 

  五年级赵梓伊的家长刘健:

  不做冷漠的人为孩子做表率
 

  在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这则求助消息后,就赶紧捐了款,并在朋友圈和各种群里转发。没想到身边的朋友对这件事也非常关注,都帮着转发,并为这个孩子捐款,虽然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这个孩子。

  那几天这个孩子成为朋友圈中大家关注的焦点,每当看到捐款数额增加了,都由衷地为这个孩子离生的希望更近了一步而高兴。

  平时学校就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爱心,比如向困难地区学生捐书、捐衣物等活动,我们都积极主动地参加。在这些事上,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为孩子做一个很好的表率。毕竟我们的社会需要互助互爱才能越来越美好,孩子在一次次善举中可以受到爱的启发,将来走向社会也就不会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我作为一名党员,平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或事都能及时伸出援手,这次遇到的事就在身边,所以特别为这个孩子着急,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他。
 

  五年级葛桐的家长刘丽敏:

  每转发一次都增加一份希望
 

  我那几天有点儿忙,没关注到朋友圈,后来是听一个比较要好的家长提起,赶紧看微信才知道这件事。我孩子看到后也急忙说,“这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们也帮帮他吧。

  我第一时间捐了款,并转发了朋友圈,还转到好几个群里。之后再浏览朋友圈就发现这条求助信息已经刷屏了,学校的校长、老师们都在发这条消息。

  因为每转发一次都会为孩子增加一笔捐款、增加一份希望,所以朋友们都很积极地在转发。那两天手机也几乎没有离开过手,一直在关注捐款的数额,没想到的是,不到两天时间100万的救命钱就凑齐了,当时特别为这个孩子感到高兴。
 

  对话本报记者
 

  为鹏鹏筹款的报道已经发出一周,爱心仍在传递,本报记者对话当初采写该报道的记者金国建,了解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记者:通过这篇报道能看出辽宁人什么样的品格?

  金国建:其实辽宁人一直都很热情,很有爱心,很有情义。不是我写的正能量故事多,而是这里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爱心故事上演着,我只是还原了一小部分,这说明辽宁大地上一直蕴育着助人为乐的文化基因。

  记者:这件事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金国建: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城市的爱,市民的爱心被一件普通的募捐调动起来了,这种力量形成爆炸式的扩散,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引爆点恰恰就是鹏鹏平时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学校。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全体师生站起来拧成一股绳,戮力同心,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记者:你觉得这次爱心传递的意义何在?

  金国建:这件事与上一次我们辽沈晚报报道的数百辆车打开右转向为救护车让路事件如出一辙,为新民急救车闪出急救通道,最后患者得到成功救治,都是集体的力量,是无数市民舍己为人的典型。爱心的汇集,不是一个点的汇集,是一个网的立体融合,不是这个故事多感人,因为鹏鹏的募捐信息用词都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传递,衔接,转发,一气呵成,辽宁人一起努力,奇迹一定能实现。
 本组报道由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陈浩记者金国建徐月姣王琳联合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