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通志》记载不实 虹螺岘误作“虹螺县”

15.12.2017  08:54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高桥镇。

   虹螺山风光在明朝时期就出名

  清朝时,葫芦岛市南票区的虹螺山被誉为“锦州八景”之一。据葫芦岛市政协文史委办副主任、葫芦岛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恺新介绍,虹螺山最早见诸史籍是在明朝。在明正统年间(1436年至1449年)成书的《辽东志》第一卷《地理》中,记述了大、小虹螺山,将其作为宁远卫(今兴城古城)管辖区域内的著名山川。

  记者发现,史料中,“”字另有写法。在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四月成书的《大明一统志》中有如下记载:“弘螺山,在广宁中屯卫(今锦州)西六十里,一名虹螺。大小二山,绵亘东西百余里”。茅元仪曾任明朝兵部尚书、辽东督师孙承宗的赞画(官职名,相当于参谋),他在所著的《武备志》中曾记载孙承宗“尝出塞相视红螺山,七日不火食,从者皆无人色,止生自如也”。

  清末官员、旅行家王步瀛称赞虹螺山:“山脉自西向东,蜿蜒百余里,从各方观之,均成形,乡人因有八面威风之称。”“就奉天言,以余所见,虽不及医巫闾山及千山之高大秀丽,然亦相去不远。山中寺庙林立,风景绝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金毓黻、白永贞等人编修的《奉天通志》也写道:“大虹螺山不大,小虹螺山不小……虽不及医巫闾山及千山之高大秀丽,然亦堪称伯仲。

  “现在,这里叫虹螺岘镇,隶属于葫芦岛市南票区,当地老百姓说虹螺岘镇的得名不仅和虹螺山有关,还因为‘岘’与‘县’同音。一些研究者认为,历史上虹螺山一带可能存在一个叫作虹螺县的地方。”张恺新说。

   清代史书错误地认为唐代有个虹螺县

  张恺新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虹螺岘”一名最早见于史料记载是在清朝。

  “明代的虹螺山一带有因军事屯垦而形成的堡城,如大兴堡、椴木冲堡,但在今天的虹螺岘镇中心一带还没有形成村落。直到清朝顺治年间,随着移居辽西一带居民的增多,今天的虹螺岘镇中心一带才得到开发,此时虹螺岘的名字才出现,于是就有人说那里是古‘虹螺县’旧址。

  那么,这个‘岘’是什么意思呢?张恺新表示,岘的本意应是指小而险峻的山,虹螺山海拔不高却山势陡峻,被称为“”恰如其分。因此,虹螺岘最初应是虹螺山的别称。

  而在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的《盛京通志》中,记者发现有这样一段记述:“古虹螺县,考辽、金、元三史均无此名,惟唐书载唐平高丽置县百或其遗址。

  对此,张恺新解释,《新唐书》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辽东设置了100个县。《盛京通志》用了模棱两可的猜想表达了唐代或许曾有虹螺县这个地方。

  “结合近代以来的考古、文物以及史料研究,特别是《新唐书》的记载,唐太宗在辽东设置的县,没有一个位于今天的辽西地区,都在今天的辽宁东南部等地,所以,也就不存在《盛京通志》所说的唐代设置虹螺县的可能。《盛京通志》的记载之所以会有这种失误,应是虹螺岘以‘岘’为名让百姓产生了误解。”张恺新说。

  与此同时,在考古方面,在虹螺岘镇区域内也没有发现任何古代县城遗址。这样看来,“虹螺县”在历史上是并不存在的。

  虽然历史上没有虹螺县,但并不影响人们对虹螺岘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研究和挖掘。虹螺岘镇境内和大、小虹螺山上都已经发现多处汉代和辽金时期人类生活的遗迹,可以想见,这里当年还不叫“虹螺岘”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居住了。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