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营商环境的“沈阳风暴”

07.03.2017  20:02

  

   ●老工业基地沈阳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作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主要切入点

  ●力争3年达到全球前50名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水平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振宏石庆伟

  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

  聚焦“沈阳重塑营商环境”

  曝光出租车宰客、管理混乱行为;通报政务、税务窗口服务态度差、工作纪律松弛现象;点名批评责任人员、责任单位……岁末年初,一系列重拳打击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行动,让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心城市沈阳,掀起一场优化营商环境“风暴”。

  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研了解到,在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振兴“四个着力”战略举措中,沈阳正在启动一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主要切入点,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营商环境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的水平,为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攻坚”国际化营商环境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说:“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细节。”在经济学家看来,经济竞争背后是制度和环境的竞争。2002年以来,世界银行开启评估世界各国及地区营商环境之举,发布系列《营商环境报告》,对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对标排名。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王蒙徽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营商环境日益成为城市和区域竞争的核心和焦点。在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之际,中央领导强调东北地区要建设投资、营商等软环境,遏制资本、人才流出,吸引投资,促进发展。这些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加快全面振兴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拥有829万常住人口、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的沈阳市,历史上是关外重镇、盛京皇城。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东北地区最大中心城市,建立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素有“新中国工业摇篮”、“共和国装备部”之称,为中国现代工业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仅建国后30年间,就向全国输送了约40万中高级人才,调拨机床20多万台、变压器2亿多千伏安、冶金装备60多亿元,创造价值是国家投资的3倍。

  经历从计划体制到市场经济的转型阵痛和负重前行,在国家振兴战略助推下,沈阳开启“凤凰涅槃”新征程。尤其是十八大以来,老工业基地振兴进入攻坚克难关键阶段:净化政治生态,做实经济数据,系统推进创新改革……

  “沈阳在引领振兴发展中承担光荣责任,一定要主动作为。”沈阳市委、市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认为,对照国际化营商环境标准和先进城市成功经验,沈阳营商环境存在着明显薄弱环节,已经成为制约振兴发展的关键问题和主要障碍。

  2016年11月15日,沈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对未来五年振兴大业做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破解老工业基地发展瓶颈制约的重大战略举措。

   “两步走”振兴方略

  “沈阳电话区号是024,南京是025,两地原来应是同一量级的城市,但对标之后,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沈阳市一位领导同志指出,如果到2020年达到南京市的发展目标,沈阳每年平均增速要达到13%以上,应该正视沈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缩小发展差距,必须从发展理念上进行调整。沈阳市的决策者认为,要从营商环境这个更直观、更直接的病灶入手,对标先进城市、对接国际标准,聚焦问题导向,倒逼改革创新,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进一步增强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根据沈阳市制订的“两步走”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到2020年,要把沈阳建成为引领实现东北振兴发展的中心城市,到2030年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是自设指标、自己达标,而是改变原有发展模式,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参照世界银行的一整套指标体系,进行可量化、可评估,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发展模式。”沈阳市营商办有关负责人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就在暗访曝光、整治政务服务窗口单位、交通服务行业同时,去年12月初,来自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专题课题组悄然进驻沈阳,参照世界银行《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评估标准体系,做出了《沈阳市当前营商环境整体评估报告》和有关专项报告。

  报告显示,沈阳2017年营商环境的“前沿的距离”分数为61.25,排名相当于世界190个经济体中第92位的肯尼亚。课题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根据评估报告对标发现,厦门市近几年来集中改善营商环境,排名从以前的第69位跃升到第48位左右。沈阳市的营商环境整体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但相比较于国际先进经济体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此,沈阳市决定,借鉴和复制厦门等地改善营商环境的经验,确定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营商环境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的水平。

  沈阳市营商办有关负责人具体介绍说,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点内容,包括7个方面: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完备优质的要素环境,功能完善的设施环境,温馨包容的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这七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指破解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净化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命门”、“要穴”。

  “盯着问题钉钉子”

  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沈阳市市长姜有为认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本着“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原则,以振兴为目标谋全局,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盯着问题钉钉子,不达目标不收兵。”

  一是精准对标,精准发力。基于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国际中心城市的目标,沈阳市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一项项梳理,一条条确定具体措施。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重点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群众意见集中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拿出工作方案,确定整改时限,一件件彻底解决,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让企业和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三是坚持共同缔造。“人人都是环境,人人投身振兴”,打一场营商环境改善的人民战争,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问计于群众,问需于企业,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立行立改,切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切实推进共谋、共建、共享。

  在姜有为看来,营商环境所解决的,不仅仅是招商不讲诚信、办事吃拿卡要问题,更是要真正提高政务审批服务效能、实现市场主体投资贸易便利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就在厦门大学对沈阳营商环境正式开展评估调查的同时,沈阳市组织有关部门,经过先期调研,围绕企业、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突出问题,重点开展五个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治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差、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垄断性行业涉企服务效能低、政府和企业失信、企业正常跨区迁移难等问题。52家市直单位和13个区县(市)也分别聚焦重点问题开展整治。

  沈阳市强化顶层设计,形成上下联动的组织架构,成立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王蒙徽担任组长,成立政务、市场、开放、要素、设施、社会、法治等7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市级领导任组长,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勇掀专项整治“风暴”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沈阳市营商办,看到一份厚厚的工作任务分解,每个专项工作组都确定了十几项甚至几十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设定了目标、完成时限、责任部门,并标注了责任领导的名字和联系电话,犹如一场战役完备的“作战计划书”。

  仅以企业环境为例,根据世界银行提出的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围绕企业生命周期五个阶段,设立了10余项指标,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的便利程度等。

  王蒙徽向本刊记者表示,要解决突出问题,着眼于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打破权力寻租链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规范监督管理措施,对不作为乱作为、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必须及时曝光,严肃追责。这种自找差距、自亮家丑,显示了沈阳冲破振兴“腊子口”的战略定力和必胜信心。

  去年12月16日至17日,沈阳市组织人员明察暗访,分赴机场、火车站等窗口地区,就出租车运营进行了暗访调查,打车15台次,发现问题车辆11台次,将索要高价、不打表、故意绕道、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曝光,对交通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要求开展整改。12月下旬,又分赴市内各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及部分税务服务场所进行暗访调查,对发现的中介服务不规范、工作效率低、态度差等问题予以曝光,对责任单位通报批评。

  强化责任追究起到了巨大的警示震慑作用。沈阳市交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1420件出租车违法违规案件、900多名司机进行了处理,市公安、工商、国税、房产也分别曝光处理了一系列问题和责任人员,市纪委通报了10起典型影响营商环境的案例,其中一名房管工作人员因向服务企业索要汽车,被移送司法机关。

  本刊记者调查了解到,在沈阳,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引起强烈反响。“各区、各部门、各界群众都动起来了,由观望到关注、点赞,积极参与。”沈阳市委督查室主任程谟刚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各方反馈信息来看,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沈阳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民心所向,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准了问题症结,牵住了牛鼻子。

  “投资要过山海关”

  一段时间以来,“投资不过山海关”的社会议论,引起身处东北的沈阳干部群众警醒和震动。正视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干部作风漂浮、不作为、不担当使然,也有制度性矛盾和漏洞、改革滞后等因素造成。

  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家企业在沈阳某区,按程序拍得一块商住用地,却无法按计划开工建设,因为另一部门出示的规划图上,这片土地是一处公建用地。“规划打架和信息孤岛”现象让企业无所适从,也让部门头疼。

  沈阳今年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将以“多规合一”平台建设为依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一张蓝图”、“一个平台”建设,构建具有统一空间坐标系、数据标准和接口标准的业务共享平台,让规划之间不再“打架”。

  当前,沈阳干部群众日渐形成共识:只有突破营商环境这个振兴路上的“腊子口”,才能实现“投资要过山海关”的初衷,促进老工业基地再造发展新动力、构筑竞争新优势。

  “必须在思想上破除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增强勇于变革、勇于突破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沈阳市委秘书长、市营商办主任连茂君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今年初,沈阳把短期整治与建立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复制厦门经验,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聚焦重点问题,推进15项重点工作,包括推进转变政务服务职能,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标准,完成联合审批平台、“多规合一”平台,改善进出口贸易通关环境,建设信用信息平台,加强垄断行业专项整治,集中力量解决设施环境等突出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的主旨并不是在于减少政府监管,而是改善监管,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高效的环境。根据沈阳市营商办的最新统计,全市行政审批事项已由原来的666项减少至548项,削减18%;公布了公共服务清单。市房产部门将商品房预售许可办理时限由法定10个工作日压减至4个工作日,水务集团将施工用水审批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3个工作日。

  沈阳市委督查室督查专员车东玉告诉本刊记者,外地一家企业与沈阳所属的新民市(县级市)有关方面合建一个项目,但在后期合作中,新民市有关方面不讲诚信耍赖、捣乱,往路上倾倒炉灰渣、收取过路费等等,市营商办接到投诉立即调查核实,要求有关责任方清除炉灰渣,并对责任人予以处理,受到企业好评。

  结合创新改革试验,沈阳市进一步降低垄断行业涉企服务收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燃气部门将民用燃气工程和维护费用从原来的每户上限7000元降到4800元。市国税部门开展“派单制”执法,完善“无风险不打扰,无派单不执法”工作模式,减少对企业的非正常干扰。市地税部门等窗口服务单位实行双休日不休息,方便市民随时就近缴纳契税。

  “四个着力”再造沈阳

  采访中,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解释说,营商环境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口,可以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近日,沈阳正式开启网约车管理新政,加快出租车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各界呼唤已久的网约车运营、私家车共乘等规范化监管问题得以加速推进。沈阳市还研究制定出全国首个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的地方性政府规章,对严重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同时对政府失信行为动刀子,对政府拖欠工程款等问题集中整治。沈阳国际软件园董事长赵久宏告诉本刊记者,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让企业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例如,软件园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在“零收费”等政策支持下,仅此一项即给园区节省投资1600多万元,加上免征的涉企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等,降低成本超亿元,企业反映的正常迁移落户难问题正在得到解决,园区吸引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659家公司入驻,产业集聚新优势正在形成。

  随着营商环境的优化,沈阳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2017年1月,沈阳实际利用外资同比猛增174.9%,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8.8%,货运量增长4.2%。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今年前2个月新增市场主体1.3万多户,同比增长43.5%。

  沈阳市正在进一步细化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解决,步步深入、循序渐进,推动形成人人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浓厚氛围,凝聚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姜有为最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沈阳正处于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四个着力”为根本遵循,以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主要切入点,不断放大沈阳的比较优势,实现全面振兴。

  (转自《瞭望》新闻周刊2017年3月6日总第1722期P62)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