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卡黑市” 5分钟买上千密码几乎全正确

11.04.2016  09:30

  “卡在身上,钱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

  广州的吴先生原本也认为这不可能,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他身上发生了。

  市民遭遇

  银行卡在身上

  5万存款一周只剩300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图片。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60岁的吴先生平常就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所以手机中没有网银、支付宝等客户端,所以即便手机中毒,银行密码也不会泄露。而银行卡也一直在他自己身上,密码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吴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银行卡里的钱,到底是怎么没的呢?

  “爆料者” 网上有“银行卡黑市” 5分钟搞到上千银行卡信息

  就在吴先生案发不久,记者接到了一位自称老徐的爆料人的举报。老徐说,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吴先生匪夷所思的遭遇,在他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像老吴这种信息在黑市里很容易搞到,我用5分钟就能搞到1000个这种信息包括卡主的姓名、卡号、身份证、电话号码,还有他的银行密码,只要5分钟1000个没有问题。

  为了验证自己所言不虚,老徐打开了几个QQ群,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这份文件里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密码。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七十个不同省份的信息进行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除了5个银行密码错误,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

  但这个黑市中这么多隐秘的银行信息究竟是哪儿来的呢?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对这个黑市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调查。一步步看到了这个黑色产业链中隐藏的秘密。

  “下料

  要想把银行卡里的钱转走,通常不是一两个犯罪分子能够完成的。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分工不同的犯罪分子,通常是用只加熟人的QQ群进行交流、交易。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进入了这类QQ群,在群里犯罪分子将银行卡信息称为“”,搜集银行卡信息的人叫做“下料人。

  揭秘

  盗取银行卡信息

  三大方法

  方法一: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

  记者采访了数十位盗取银行卡的受害者,发现其中很多人都有过相同的遭遇,就是收到了类似10086、95533等所谓的电信运营商或银行发来的短信,登录后被要求输入密码。

  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指出,这些其实都是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包装”后发送给用户的含有钓鱼网站的短信。仅360平台上监控到的钓鱼网站,半天时间就有超过1亿次的点击量。在这些钓鱼网站的虚假网页上,用户登录后就会被要求输入账号、密码、姓名、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信息,而一旦填写了这些信息,骗子就可以把用户的钱骗走了。钓鱼网站更新速度非常快,每天都有5000到8000个新的钓鱼网站被监测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密织精细管理网 推进环境美秩序优
  专家把脉 部门联动 群众参与   8月2新浪辽宁
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线路工程实现盾构隧道全线贯通
  9月1日,位于大东区地坛街与善邻路交会处,新浪辽宁
周四太阳仍“撒欢儿” 周五阵雨淅沥沥
  随着中小学正式开学,阳光也像小孩子一样撒欢儿了。新浪辽宁